前几天,刚刚在课堂上讲到了《郑伯克段于鄢》。其中有一句“国不堪贰”。书下注释【15】解释为:国家受不了两属的情况。这句话的解释看上去似乎比较容易理解,但又总觉得中间好像又隔着一些什么,没有说清楚。这种略带隔靴搔痒、似懂非懂的感觉,就是我们大人和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普遍的感觉。这种感觉严重地影响了我们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如何透彻地理解“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呢?汉字的解读是关键。
读到“国不堪贰”不禁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贰元”“贰角”,很多人说三版人民币上的这个“贰”是个错别字。我们来看看贰的甲骨文,画面由三个元素组成,右上角的是一把“戈”,以武器象征军队,左下角是一个“鼎”,以礼器象征祭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两件大事是什么?祭祀和战争。右下角的是一个“二”,表示这个国家有两套军队系统和祭祀系统,言外之意,有人要将国君取而代之。
古文的之所以能够微言大义,关键在于每个“汉字”拥有丰富的内涵,而汉字的这种特征来自与我们的祖先对自己和世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思考,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将这些“奥妙”归纳成一幅幅的画面,形成了中华的汉字文化。
“国不堪贰”,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地体味一下这其中的玄妙,不禁感叹先人的智慧。相比之下,将其翻译过来则多少显得缺少了那么一点味道在其中。
回过头来,我们再说三版人民币上的“贰”,到底算不算错别字呢?其实,这不是我们一是疏忽才写成这样的。看看民国三十八年的银币,那上边的贰角就将两横写道了左上角。汉字本来就是一幅画,三个元素的搭配相对没有那么严谨,这个表示二套的“二”在上在下对于意义的理解并没有严重的影响。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说,这种情况确实有失严谨。但这也正是汉字文化的特征,显然我们并不会因此而会错了意,那么也就不必纠结于这是不是错别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