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摘:当作家拿起笔——

《在地狱阅览室》--波拉尼奥

:再一次

放下一切,奔向你们的路途。

1.

他是一个幸存者。但并不像幸存者一样写作。

2.

任何作家只要踏入文学的天地就成了流亡者,而读者只要翻开一本书就同流亡者无异了。

3. 

或许我们所有人,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自从将童年留在身后,就都已踏上各自的流亡之路,或者至少是开始了某种意义上的流亡。

4.

他深知到最后,无论做什么,都会陷入失败。然而,他还是在水泥筑成的文学厨房里四处游走,直面他的对手,既不仁慈,也不求饶。

5.

尽管他会适时背叛以上既成类别,毫无羞惭地滑向诗歌,滑向史诗,滑向任何地方,但永远向着前方。

6.

作家的涌动也是这样,忽而出现,忽而失踪,忽而再次出现,谁知道呢。如果他们不再出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他们早已以一种隐秘的方式化作了今天的我们。

7.

我知道,他们臆造了爱,也臆造或说重新臆造了身为作家的骄傲,那种探身入井凝视深渊的禀赋。

8.

一个人在文学这件事上总会遭遇失败,但失败与失败之间是有区别的,有巨大的区别,要站着输掉,睁着双眼,而不是跪在角落里牙齿打战向圣徒犹大祈祷。

9.

真正和文学有关的是一场混着鲜血、汗水、精y、泪滴的怪异的雨。

10.

作家应该和自己内心的魔鬼或天使交朋友,而不是和红毯交朋友,应当冒险交朋友,和图书馆交朋友,和那些不能说话的人交朋友,和被羞辱的人交朋友,和死去的人交朋友,和孩子交朋友。

11.

我绝不接受将剽窃视为一种艺术。

12.

即便我知道这将会把我带向深渊,而深渊往往是能够找到解药的唯一地点。

13.

拉丁美洲的新闻学从何而来?答案再简单不过了:从恐惧中来。

14.

在任何情况下,写作之于作家都既是存在方式,又是工作内容。

15. 

诗人的远离,伦理与审美层面的分析:开辟新的裂隙,再到那些荒无人烟的老路独自走一走,也许是时间出现之前就已存在的道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