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作时间:1928年11月25日
二、写作背景:
这是毛泽东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
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在南昌起义的叶挺、贺龙的旧部。这些部队在潮州、汕头一带失败后,一部分到达海陆丰地区,继续在广东坚持斗争,另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等率领退出广东,经福建、江西,转入湖南南部,会合当地农军举行湘南起义,开展苏维埃运动。
起义失败后,于一九二八年四月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三、要解决的问题:
总结斗争经验教训,解决工农红军的重点工作问题
在“互不管地带”如何开展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四、主要内容/内在逻辑:
(一)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
(二)割据地区的现势
(三)军事问题
(四)土地问题
(五)政权问题
(六)党的组织问题
(七)革命性质问题
(八)割据地区问题
【拓展】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两面派”:统一战线——站在对方的切身利益里考虑,但不能使其占领导地位。——要分清哪些人可同甘不可共苦,哪些人可同甘共苦
敌人:武装斗争——“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朋友:党的建设——支部建在连上——政治教育、思想工作——思想保持一致
五、启示:
1、全局观念:站在全局看问题。
2、系统观念:解决复杂问题要讲究系统,打组合拳。
3、问题导向:针对问题找方法——找到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找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