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6册的《哈佛中国史》,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整理了读书笔记,梳理了大概思路,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考,罗列出来,和大家探讨:
一、看待历史的角度和高度
我在笔记中曾两次提到朱维铮教授的看法,也即屋子内、屋子外的区别,他认为,外国的研究者就是从外面看中国历史这间屋子的人,能够看到全貌,可以发现更本质、更重要的道理和关键的影响因素。
但,中国的历史学家为什么就看不到屋子的全貌呢?仅仅是因为在屋里内吗?如果是这个原因的话,那岂不是说越了解详情,格局就会越小吗?这个道理好像有点牵强。
在我看来,这不是屋子内、屋子外的问题,而是一个历史观的问题,而历史观又极大地受文化观、价值观的影响。
作为中国人,天朝上国的思想恐怕到现在也没有真正消失吧。如此看来,中国的历史学家研究中国历史,是以中国为中心,把各种外来的因素皆视为偶然因素,肯定就看不到屋子的全貌吗!
想想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吧,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这样的叙事角度能够得出的只有局部的视角和局部的理论自洽而已。
而如果能够跳脱出来,用上帝视角看待中国历史,把中华民族放在全世界成员之一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更多的内容,发现更本质的历史脉络和影响因素。
近年很火的《枪炮、病菌与钢铁》就是这种视角的代表作。站的越高,就会发现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儿并不重要。每个人都会有历史局限性,再牛逼的人能看远五年、十年,就足够翻云覆雨了,但是五年、十年在历史长河中确实算不得太长的时间。
二、英雄人物的作用何在?
英雄人物只是出现在了合适时间、合适位置的人。
历史大势,浩浩汤汤(shang),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英雄人物之所以为英雄就是能看清这个“大势”,然后顺势而为。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如果早生五十年,还会是他们吗?难!如果曹操恰逢盛世,是不是只能做一个普通的“能臣”了?或许也可以是个不错的诗人,但大气磅礴的《观沧海》恐怕写不出。
英雄自然是人杰,最大的本事就是能够看清时势、顺应时势、利用时势,如果看不清,自然算不得英雄,也就谈不上顺应、利用了,更不用说创造历史了。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古人,称得上英雄的人物都是历史筛选出来的,有点事后评判的意思。这个眼光,和当时具体情景下做具体抉择的视角可能完全两样。
所以,对于一些没有成功的准英雄,才会有各式各样的翻案文章。这类文章的意义其实不大。因为我们看历史并不是真的非要弄清历史的真相,还古人一个清白。而是要在这些历史事件中寻找规律、增加智慧,以求能获得指导未来决策的一个基本遵循而已。
辩证的说,谁是谁非,后人评说,与古人何干?
所以,我们何必纠结是不是曹操呢?换个王操、李操又何尝不可呢!
英雄人物恰逢其时,然后用个人的努力推动历史前进的进程快了三五年,如此而已。
这个结论用在科学发展史上也是一样适用的。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牛逼闪闪的理论发现或者发明创造,几乎都是在同一个时期,由不同的人独立发现或发明的。微积分、进化论、电话等等等等,数不胜数、不胜枚举。
这只能说明,历史到了那个阶段了,你不出来,自然会有别人出来完成这件事情。
三、为什么先进的会失败?
在《挣扎的帝国:元与明》中,我们提到徐光启(利玛窦的学生)向皇帝建议,引进西方先进的军工技术,以提高大明王朝军队的战斗力。为何不能成行?
王安石变法得到皇帝的大力支持,现在看变法的很多内容,真怀疑王安石是现代穿越回去的,很有现代金融运作的风采。为何最终失败?
这种事情太多太多,在重要的历史关头,总会有正确的应对方案摆到决策者的面前,但是为什么很多情况下就被pass了呢?
这个问题,非常集中的体现在了掌控中国40年的慈禧身上。在风雨飘摇的晚清,能够有这样的掌控全局的能力,慈禧绝对是个人精。可为什么就看不到那些正确的选项呢?
以慈禧老太太的精明过人,做出的每个选择都是对自己有利的,但不幸的是,她不是一个普通人,都她有利的,对国家不一定有利,只是,她看不到,或者说即使看到了,也做不到壮士断腕。这也许就是历史的局限性吧。
抛个砖,待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