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苦难并非来自厄运、社会不公或是神衹的任性,而是出于每个人自己心中的思维模式。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辜鸿铭: 北大讲台上的狂儒
1914 年,辜鸿铭接受蔡元培的聘请开始在北大讲授西洋文学。第一天上课,辜鸿铭戴一顶干净的红黑瓜皮小帽,将一头灰黄的头发夹杂着红丝线仔细辫好,套上长袍马褂,脚蹬一双平底布鞋,出现在讲台上,伸手捡一根粉笔,辫子一抛,便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那根辫子拖在后面,直指学生们。当时北大特设教员休息室,来早了或课讲得累了,辜鸿铭也会去坐坐。北大聘请来的外国学者,无不知道他的大名,每次见面,执礼甚恭。他却毫不客气,见到英国人用英语骂英国人; 见到德国人用德语骂德国人; 见到法国人用法 语骂法国人,挨骂的个个心服口服。
一颗高贵的心,总能够在坚守的过程中,以不屈的精神面对一切,用执着的品质与命运抗争。当整个社会呈现出弃绝传统的畸形走向时,辜鸿铭没有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而是以他的怪异与这种畸形抗争,这是神圣而孤立的战斗。每天,他都会以一身传统装束出现在学生的视野里,用那根辫子宣示自己的态度。休息室里,他总能以各国语言将那些外国学者骂得心服口服。或许,他个人的努力不会改变历史的进程,但他一个人站起来后,身后一定会有无数的跟随者,伴他一路前行。“一切苦难并非来自厄运、社会不公或是神祗的任性,而是出于每个人自己心中的思维模式。”尤瓦尔.赫拉利如是说。是的,只要我们能够坚守内心,能够活出自我,还有什么能够阻挡前行的步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