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知的自己》都市身心灵修行课,作者是张德芬。这是我第一本位置关于心灵修行类的书籍,在翻开正文的一小段时间里,看到了自己。那个在生活中挣扎,充满了负面情绪,甚至是拥有死亡念头的自己。越看到后面越羡慕女主遇到了能够解救她的导师,也庆幸自己读了这本书,愿自己也能遇到那个未知的自己。
书中告诉我们4个找到真实自己的方法:1、如何破解身体的滞碍;2、化解情绪的瘾头;3、检视思想的谬误;4、放掉无谓的身份认同。
如何破解身体的滞碍
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们失落了真实的自己,会因外在事物而快乐,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喜悦越来越少。也会在不同时间、地点带上不同的面具,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用扮演的角色影响别人和我们这间的互动,同时遮盖住真我。因此我们需要找回与身体的联结,跟身体对话,倾听身体的信息。
首先必须要好好呵护自己的身体,“怎么吃”比“吃什么”更重要。比如食物的比例、吃饭的时间、食物的分量、烹饪的方法以及吃的方法。然后选择一项自己喜爱,对身体有帮助的运动,在运动时全神贯注地觉察自己的身体。并且在平时也留一部分关注给自己的身体。
化解情绪的瘾头
在书中写到声音、思想、意念、情感,都是某种有特定振动频率的能量,一个充满乐观、正面思想的人,会吸引好的人、事、物与他产生共鸣;而一个老是带着悲观和愤世嫉俗思想的人,常会有倒霉的事发生在他身上。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米饭实验,教室放着三碗米饭,每天上学的时候,同学们对第一碗米饭说:“我爱你,你好好吃哦!”第二碗米饭完全没有得到任何关注。第三晚米饭得到的话是:“你丑死了,没人要理你!”很神奇的事发生了。一个月后,第一碗米饭变成黄色,发出酒香味儿;第二碗米饭变黑发臭,还长出了霉菌;第三碗米饭稍微好点儿,变黑发臭。因此证明了语言、意念、情绪都是带有一定力量的。
而情绪是有瘾头的,很不可思议吧。一开始我也不相信,可是细细想来的确如此。很多时候我跟他人抱怨着种种的不好之事,比如公司、工作、生活;可在夜深人静时会认识到这是不对的,可是确制止不住,不停地以此情绪喂养着身体里的痛苦之身。
如何化解?首先认清这世上只有三种事,老天的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管好自己的事最重要,好要明白无论你多爱对方,多余的担心都是最差的礼物,不如给他祝福!(还记得上面说的情绪能量吧!)然后学会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臣服,人会受苦的最大原因就是抗拒事实。而臣服的好处在于接纳当下,将能量充分关注于眼前的事物上,有时会发现更好的解决之道。
检视思想的谬误
从小的环境和认知让我们产生了很多的信念、价值观等等,并依此来约束自己,衡量、批判他人。对于这些每日所想的基础,从来不去检测我们的思想正确性。
第一步,要培养觉察和定静。我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影出来的结果。”当我买了《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拍了封面想发朋友圈,然后默默地删除了照片,我是一个很容易外界被影响的人。自己莫名的有些恐惧感,害怕亲友的风凉话和凉水,其实真正源于自己也不相信自己,也就更害怕被打击。第二步,以喜悦消除负面情绪,逐渐的在生活的点滴中看到让我们喜悦的东西。
放掉无谓的身份认同
要突破身份的认同,就必须建立觉察的能力。先要看到你自己认同的某样东西,或许不能立刻放下,但是彻底了解认同的东西,其实不是你,也不属于你,就可能从这个向外追逐的噩梦中醒来。
很多年都是这样浑浑噩噩度过,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或许灵修能够帮助我找寻到真实的自己。今天看《奇葩说》艾力在“朋友一直坚持不靠谱梦想,作为好朋友要不要劝住”中说到,有梦想比没有梦想要好,有目标比没有目标要好,至少有前进的方向。在大海中航行不知道前进的方向,不管什么方向刮来的风都是逆风。愿我也能早日找到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