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和同事卿天的过程中,同事说,现在上班感觉太压抑了,一到星期一我就特别害怕,害怕学生出事,害怕工作失误,我好盼望星期五的到来啊!听同事在发泄心中的不快,我也有同感,以前特别喜欢去上班,感觉上班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因为那时候同事关系十分简单,学生也听话,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学校也没有那么多的事情,只要你把本职工作做好就行了。现在这个教育是怎么啦!不单单我们有这种焦虑,其他老师也有同样的感觉。
为什么会产生焦虑情绪?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教学内的事务太多,形式主义太盛。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了各行各业的高频词,教育行业更不例外,教育要高质量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了硬核要求。上级三令五申,出台一系列提质增效的政策,下面各个学校在这种高压形式下也全面行动起来了。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学困生、与学生谈心、家访等这些工作成了常态化。单纯这些工作还只是份内的事情,每周铺天盖地的会议,搞得人心力蕉悴,特别是那些有内宿生的学校,老师基本上是从早上7点一直要忙到晚上10点,回到家里11点,第二天6点又要起床,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让老师们没有了自由的空间,想做点自己的事情都没时间,想读点书提升一下自己也没办法。长此以往,老师们就产生职业倦怠了。
二是教学外的事务更加多,“表兄表弟”频繁。在学校里,每个班级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角色——班主任。他们是学生的导师、朋友和监护人,承担着教育教学、管理、疏导、安抚等多种责任。虽然班主任的职位看似微小,但他们拥有的责任却是无比巨大的,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将这个小小的天地变成一个温暖而精彩的世界。教师产生焦虑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各种台帐、各种检查,如禁毒、消防、创文创卫、医保缴交等,每天的表兄表弟层出不穷,班主任要应付这些资料和检查,每天都要马不停蹄地做好这些事情,不但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还让老师的身心产生心理问题。
三是问题学生多,一边要追求质量,一边要管理好每个学生。殊不知,现在的学生和以前的不一样,没有了主动学习的欲望,他们有一部分是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在性格上存在缺陷。学习不自觉,心理抗挫能力差,不良习气还不少,这让老师对这类学生很伤脑筋,不管吧,他们会严重影响班级成绩,管吧,要付出比常人几十倍的耐心和爱心,要转变他们,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要改变这种现状,缓解老师的焦虑情绪,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优化教学管理,减少形式主义。学校应当注重教学实效,避免过多的会议和不必要的检查,为老师创造更多的自由空间。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核心工作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而非被繁琐的事务所淹没。同时,鼓励老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其次,精简教学外事务,关注老师身心健康。对于各种台帐、检查等事务,学校应当进行合理整合和优化,避免重复劳动和无效劳动。同时,关注老师的身心健康,定期组织健康体检、心理辅导等活动,帮助老师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再者,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问题学生。学校应当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问题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通过家访、家长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背景,为问题学生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同时,鼓励老师耐心、细心地引导问题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此外,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激发老师的工作热情。学校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老师的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通过表彰优秀、激励先进等方式,激发老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让老师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和归属感。
最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学校应当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通过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团队建设等方式,增强老师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老师在工作中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怀。
综上所述,要改变老师焦虑的现状,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优化教学管理、精简教学外事务、加强家校合作、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以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师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