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经典名言10句,人的本性是可以改变和提升的,不是固定不变的
导语:荀子约于公元前316年出生于赵国,15岁左右到齐国稷下学宫求学,师从子夏的弟子子弓。曾在齐国担任祭酒,主持典礼和教育事务,后来因为战乱而流亡楚国,任兰陵令。
荀子还曾到赵国、秦国游说诸侯,宣扬儒学和传授六经,与赵孝成王、秦昭王等君主面谈。
荀子约于公元前237年去世。有韩非、李斯等著名弟子。
文章图片1
01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怨与不怨的区别,以及怨与不怨对人生态度和结果的影响。
自知者指的是有自知之明的人,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会因为别人的成就或失败而感到嫉妒或轻视;知命者指的是懂得人生命运的人,知道自己的出身和环境,并且能够接受和适应,不会因为天意或时运而感到抱怨或绝望。
这两类人都是有智慧和修养的人,他们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世界,不会被外在的因素所干扰,而是能够专注于自己的内在修炼和提升。
怨人者指的是爱抱怨别人的人,他们总是把自己的不幸或失败归咎于别人,不愿意正视自己的问题和责任;怨天者指的是爱抱怨天命的人,他们总是把自己的困境或挫折归咎于天意或时运,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境遇和努力。
这两类人都是没有智慧和修养的人,他们不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世界,而是被外在的因素所左右,而且还会影响他们的心态和情绪。
穷指的是贫穷无力,无路可走;无志指的是没有志向和追求,没有前途可期。
这两个词都是对怨人者和怨天者的人生结果的概括,表明了他们因为怨而导致了自身的堕落和失败。
02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这段文字用来说明学习的必要性和广博性的。作者用登高山、临深溪和闻先王之遗言三个比喻,分别表达了人们对天地和历史的认识,都需要通过学习来拓展和深化。
这三个比喻都是由不…知…也的句式构成,形成了一个对偶排比的修辞效果,增强了语言的韵律和力度。
荀子的这段话既具有哲理性,又富有诗意,是一段经典的散文佳句。
文章图片2
03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运用了三个对比鲜明的比喻,分别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表达了从小到大、从微到显、从物到人的递进关系。
既体现了荀子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改变自然和社会,也体现了他的儒家思想,强调人应该追求道德的完善和圣人的境界。
04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骐骥是一种千里马,一跃就能跳得很远,但是不能连续跳十次;驽马是一种劣等的马,一次只能走一点路,但是可以不断地走下去。
荀子用这两种马来比较学习者的不同境遇,说明了学习不仅要有天赋,还要有恒心和毅力,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不懈地积累知识和技能。
文章图片3
05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认为,君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君子,不是因为他与生俱来就有什么不同,而是因为他善于借助外物来完善自己。
这里的“物”指的是天地万物,包括自然界的事物和人文社会的事物。
荀子认为,人可以通过观察、思考、模仿、实践等方式,从外物中汲取知识和智慧,从而提高自己的品德和能力。这就是荀子所说的“善假于物”的学习方法。
这段文字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人的本性是可以改变和提升的,不是固定不变的。
同时,也表达了荀子对于学习的积极态度和主动精神,认为人应该主动地去寻求外物的帮助,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外物的影响。
06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段文字用来劝勉人们要勤奋学习,不要轻视每一步的积累。
如果不积累每一步的行走,就不能走到千里之远;如果不积累每一条小溪的流水,就不能汇成江海之大。
这段话运用了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学习比作行走和流水,形象地表达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达到目的。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教育意义,启发人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07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这段话通过是对蚯蚓的生活习性的描写,用来比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荀子通过对比蚯蚓和螃蟹的不同特点,表达了用心专一和用心浮躁的不同效果。
蚯蚓虽然没有锋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但是却能在土中生存,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因为它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不分心于其他事物。
而螃蟹虽然有六条腿和两个钳子,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没有安定的目标。
作者从这两种动物的对比中引出了一个道理: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都要有冥冥之志,昭昭之明,惛惛之事,赫赫之功,也就是要有刻苦钻研的心志,明确的目标,埋头苦干的实践,巨大的成就。
否则就会像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一样,一事无成。
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物比喻,阐述了儒家学习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教育意义。
它体现了荀子的思想特色:他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教化和礼法来改造;他主张博学多闻,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他强调学习要有目的、有方法、有恒心、有实践。
这些思想对后世儒家学派和教育理论都有重要影响。
文章图片4
08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我曾经整天思考,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这里的“思”指的是主观的思索和推理,而“学”指的是客观的观察和实践。
作者认为,只有主观的思考是不够的,必须结合客观的学习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见识。
这里的“跂而望”指的是用有限的视野去观察事物,而“登高之博见”指的是用开阔的视野去观察事物。
所以,只有用有限的视野去观察事物是不够的,必须用开阔的视野去观察事物才能看得更远更清楚。
09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这段话是荀子对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的论述。
荀子认为,没有精诚专一的志向,就不会有明辨是非的智慧;不能专心一志,苦干一番,也不会有显著的功绩。
他强调了志向和专心的重要性,有明确目标和坚定决心的人,才能够取得成就,鼓励人们追求梦想、采取行动。这段文字语言简洁有力,用对偶和排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冥冥、昭昭、惛惛、赫赫都是形容词,用来修饰志、明、事、功,分别表示模糊、清晰、迷茫、辉煌。
这些词语都是双声母的重复词,具有音韵美感,同时也增强了语气和效果。
10 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地方有了出众的人或事物的话,那么就会使这个地方增添光彩,也就是说,人的品德和才能可以影响周围的环境和氛围。
这也反映了荀子的政治理想,他认为君子应该以道德和学问来美化自己,从而带动社会的进步和和谐。
总结:荀子是一位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家、教育家,与孔子、孟子并称为孔孟荀。他的主要贡献是发展了礼论,提出了性恶论,强调了后天教化的重要性,主张以礼仪和法度来治理社会。他的著作《荀子》是先秦儒家经典之一,对后世的儒学和政治文化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