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同事常来找我聊天,我从他的表达中感受到他在困惑、迷茫,想找一条路向外走,却看不到方向。就像是陷入囹圄无法出来。我常常觉得他很像以前的自己。然后有一点点的自得,因为我已经走出了那个时期,现在的我是一个不同的状态。我跟他是不一样的。我说他的文字只是发泄。因为所有的觉察只出现在那一瞬间,没有后续措施,终将只是昙花一现,对现状不会有任何改变。
突然我就想到了自己(思维总是跳的这么快),我在面对他人的时候悄悄自得,我自己的改变又到了哪个程度。刚上完FS课程的时候,感觉能量满满无事不可一试,现在呢?
现在?现在我似乎又有一大半的状态回复到了上课之前。就像我曾在哪个时刻,整个人踏出了过去的圈子,看到了圈外的世界,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又在一点一点的回到圈子里,只剩一个小小的指尖还在用力的想把我拉出去。
上完课所带来的能量似乎已经用完了。这样就又回到骆婧曾跟我说过的话:一个人的能量来源于哪里?
骆婧说,最有力量的能量,永远来自于自己。
其实我并不是很能切身体会。在此之前,我一直向外寻找力量,从没有向内看过,直到遇到了FS,才了解想要向外先来观内。
理论上我认为,内在力量,应该是建立在清晰的自我认知上。比如,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就像旅行,由A到B可能有无数条路。你要知道你想走的是哪一条,在走上这条路的时候,你可能舍弃的是什么,得到的是什么。当遇到岔路口的时候,便知道要选择什么放弃什么。
基于此,我们要知道是自己想实现的目标是什么?我是不知道的。每当人问我你想做什么的时候,我会很迷茫,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去走。所以脚步总是会停滞下来。(也许就算知道了,也不会走的特别快,毕竟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会特别多。)我想应该有很多人跟我一样,都只是过得今日再想明日,对自己的生活是没有一个完整规划的。
那如何找到自己的目标?昨天的一个朋友给了我启示。他说,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或者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有两个可能:1 不够了解自己 2不够了解世界。
如果不够了解自己,那就要向内看,通过自我觉察去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而不是经过道德、框架、大众观点来装饰过或者遮掩过的需求。了解真正需求才能了解自己,不然永远是一种饮鸩止渴的状态。这个我目前正在做,不过似乎马上进入瓶颈期。
不够了解世界就要向外看,多去经历,多去了解。朋友建议我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北京、上海或者深圳找一个月的工作。目的不是为了能上班,而是去了解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很多意向不到的方向都有人能做的风生水起。
不过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知道和做到之间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条路,甚至是曲折往复的一条路。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轻易达成。第一步要承认并接受自己的现状。
我接受并承认自己的现状,我也需要规划下一步。就像朋友对我说的:在不知道行不行、可不可以的时候,那就先去做吧。
希望能越来越好。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