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成〈中庸〉学习笔记80》
今天是己亥年戊辰月戊子日,三月十七,2019年4月21星期日。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上一节,船山讲解细致分辨的必要性,因为光知道好坏没用,关键是做了什么,重复的行为会固化成模式进入潜意识里,理性不再对它做出反思,理性高地就会沦陷。
这一节讲解慎独的内化品质与外在约束之间的区别。
慎独是指君子身处幽暗之地、面对细微之事,这些都是他人不知而自己独知之地,君子会加意谨慎,细致分辨,不为姑息。
外在约束是指,出于害怕他人知道为恶而对自己加以约束的心理和行为。
掩饰。
留意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这种缺乏诚实面对失误的勇气是多么苍白。
放到历史人物中,同样可以看到外在约束的有限性,船山举曹操和孔融的关系加以说明,孔融让梨的故事广为人知,曹操开始敬重礼敬孔融,用孔融的素望收天下人心,为政权合法性加分,最终却杀孔融之事鲜为人知。曹操什么时候杀的孔融呢?他要求加九锡的时候。因为孔融反对曹操行僭越簒逆之事。这是曹操对孔融表面尊敬而精神志向不能共立的必然结果。开始的时候,孔融对曹操来说就是外在约束,也是曹操对天下人和各路诸侯宣告自己忠诚于汉朝的承诺代言人。
凡是没有内化的外在约束最终无效。
不能依靠外在约束,"学以改变气质"是唯一途径。
弱者或于一时之间臣伏于约束,强者只能靠内化。
此诚不可不慎也严!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中庸〉》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张汝伦老师诸书》张汝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