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

第二课时:  赏析

问题设置:文章美在哪?

目的:引导培养孩子对文章的感悟能力分析能力。


引导赏析:

(一)景美:(三峡美不美?美在哪?)

1:写山,突出高耸、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夏季:水势大,水流急:春冬季节“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秋季:“凄寒素杀”。

(二)语言美

(美景凭借什么传达?文字的魅力)

1:凝炼

清荣峻茂

2:节奏美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多种修辞的运用:

夸张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意境美(看不到的美,透过文字感悟的美)

实见的和联想的互相结合,如写夏水,“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为实,“乘奔御风”为虚。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构成秋季空谷无人凄凉无比的意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南北朝: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岩叠嶂(zhà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旷山燕阅读 2,929评论 0 1
  • 9三峡 (一课时) 【学习目标】 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大意。 【教学难点】 读清句读。 【...
    舒心语文阅读 5,334评论 0 2
  • 文/王术春 《三峡》写法赏析郦道元的《三峡》是一篇美文,文章短小手法多变,其丰富的写法可从以下几方面赏析。1、构思...
    春晓涤生阅读 10,015评论 0 1
  • 三 知文意 师:很简单,我们一起来把有关的翻译文字读一读。我读一段课文,你们读一段翻译文字。 师:朗读第一段。 屏...
    征途漫漫学会悦纳阅读 3,584评论 0 0
  • 时间:2007年11月3日 地点:淄博市临淄实验中学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看大屏幕,一起来读...
    一身书生气阅读 2,854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