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最后的童年
1946年夏秋之交,我家搬到了武汉大学东中区。当年,武汉大学的教工住宅区主要有四个:(一)一区,又称十八栋,座落于珞珈山的东山头南面坡,住的都是级别最高的老教授和校级领导。(二)二区。二区分新二区和老二区,住的也是教授和骨干教师如高级讲师之类。(三)三区。三区也分老三区和新三区,老三区住的主要是全校的职员和工人。新三区住的以教师为主。(四)东中区。抗战前,武大校园内有一所中学,名叫《东湖中学》,抗战胜利后,武汉大学从四川乐山迁回,将东湖中学的校舍改作住宅区,取名为“东中区”,东中区共4栋房屋。所有这些住宅区的房屋,除老三区是平房外,均为两层楼的楼房,这大概就是教员与职员的区别吧?武汉大学这四个教职工住宅区都是抗曰战争前建造的。我家分在东中区(4)栋,由一间大教室用木板隔成数间房。东中区也住了不少名人,如我家隔壁就住着大名鼎鼎的吴宓教授,楼下走廊南头住着金克木教授和他的老母亲。由于是教学楼改成的宿舍,所以没有私家厕所,楼下原有的男女生公用厕所现在成了这栋楼的公用厕所。厨房则是另外搭盖,墙为木板,顶为马口冰铁皮做成(马口铁是一种表面镀了锌的铁皮,出自汉川马口镇,当年很有名气,这种铁皮厚实耐用,不易生锈,可使用许多年),这种在楼旁搭蓋的简易平房共两栋,每栋又分隔成若干间,分配给各户使用,我家分的一间很大,除了灶台外,还有堆放柴火的地方和放桌子吃饭的空间。这里,要顺便说一下,以前,老百姓做饭都是用灶烧柴火,而与水一样,柴火也是要花钱买的,在双柏庙住时就听到挑着柴火担子的小贩叫喚“卖柴火唻!”燒煤不是一般人家能用得起的,燒柴要将粗的木柴改劈成细小的、一段一段的,才好使用,所以每家都备有一把锋利的斧头,劈柴火也是一个力气活。直到解放初,武大总务处开始每月给每家分配供应一定量的煤块,煤的火力强,又不像烧灶容易弄得满屋烟雾,而且,堆放煤比堆放劈柴更节省空间,后来由政府煤店定量供应,柴火渐渐退出了历史午台,随着生活的发展,煤块改成了煤球,煤球又分人工煤球和机制煤球,人工煤球较松,易燒透,火力较机制煤球强,但产量不大,供不应求,机制煤球可以大批量生产,缺点是太结实,不易燒透,所以,两种煤球要搭配卖给居民,由于机器煤球往往不能燒过心,所以,居民们常将用过的煤球敲碎,留下黑色的煤球心,再加入一点黄泥用水搅拌在一起,重新做成自制煤球。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人发明了蜂窝煤,燃烧程度进一步提高,火力更旺,堆放也更方便,大受欢迎,因此很快普及,柴火,煤块,煤球都退出了历史午台,如今,普及了煤气,液化气,蜂窝煤亦逐渐在退出,同时,微波炉,电磁炉也在广泛使用,家里更干净,烹饪更方便,更快了。现在的年青人是无论如何想像不出以前家庭主妇做饭食的艰辛的。
住到了武大校园,到处都是树木,到处都可听到鸟叫虫鸣,仿佛又回到了四川时代的环境,这简直是我的天堂,在这里,我的‘野性’又萌发了,整天在山上、树林里、草丛中撒欢。我无忧无虑,快乐地度过了我最后的童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