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了整夜的雨。
有种强烈的孤独感袭来,挥之不去,辗转反侧,倒觉得一切都要被这无尽的黑夜所吞噬,那种绝望让人不安。只得起身走向窗前,望着窗外四下无人的夜,路上依旧灯火通明,只是觉得这灯光格外刺眼,便不想看了。
打开灯,床头那本《十一种孤独》还没有看多少。书中以冷峻的笔触描写了美国二战后五六十年代普通纽约人的生活。里面写了十一种孤独的人生,主人公都是缺乏安全感、生活不太如意的人:新转学的小学生、退役的军人、肺结核病人等等,作者笔下都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描写的是普通人的孤独、失落与绝望。其实书中所有的人物都是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写照。
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能逃脱的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
19世纪,作家爱伦·坡在《人群中的人》中描述了现代人孤独的处境,主人公通过不断追逐人群来寻找安慰。很多人也都有这样的经历:遇到不痛快,想找人倾诉,翻开通讯录,猛然发现“没人可找,无号可拨”。现代人还有一种典型的孤独感,那就是“低头族”。他们善于用冰冷的文字在机器上表达自我,多数人缺乏现实的社交,爱好和生活乐趣。坐地铁和公交,你会发现很多带着耳机把自己与世界隔绝的人,而放下手机也许他们会顿时觉得自己无所适从。他们也许是孤独的,他们的孤独感多是一种病,也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病态。
马尔克斯创作完《百年孤独》后这样解释:孤独是一种爱的能力的缺失。社会就像一部大书,每个人是其中一页,但不能“不容许被阅读”。在人群中,只有打破坚壳、带着渴望、努力追逐的人,才能收获温暖。这也许是治疗现代人孤独的良药了。
孤独的人往往是不会独处的人。周国平说: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独处并不代表孤独,独处是最适合一个人思考自我的过程,这个时候多给予自己来自内心深处的拷问,认清自己,了解自己。心是一个孤独的“猎手”,它既会狩猎孤独,也会寻找什么东西来填补它的孤独,而思考恰是一个填补的过程。正如笛卡尔说:“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头,人是在思考自己而不是在思考他人的过程中产生了智慧。”
孤独是人生常态。
刘若英和钟石结婚后,幸福得光芒万丈。很多人问刘若英家庭幸福的秘诀,她说:我们都保有孤独的自由。刘若英和钟石在家设置了两个书房,分别是房子对角线最长距离的两端。进家门后,一个往右走一个往左走。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们两个似乎不够恩爱,实际上这爱极为聪明。刘若英说:“孤独感是与生俱来的,不会因为你是一个人,所以必定孤独,或因为有人相伴,所以圆满。”
周国平说:孤独是爱意味深长的馈赠。其实没有一种爱能替代孤独的意义。爱可以抚慰孤独,但不能消除孤独。一个人只能与自己达致最完美的和谐,而不是与朋友或者配偶。真正的爱,就是让彼此保有孤独的自由。
所以,希望你的孤独是光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