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传统典籍时,大家都感觉无从下手,而儒家经典的《大学》《中庸》以及《易经》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如何能够快速地读懂这些书,是我们很头疼的事情,读这些经典讲究循序渐进,最好先从《大学》入手,而一开始读大学,建议就读《大学证释》版本。
在正式读经典之前,我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本文阅读,对读原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学习《大学》之前要对此经典的总纲领和概貌有所了解,其实主要是要了解大学的“四纲八目”以及“定静安虑得”的功夫。
《大学证释》开篇就讲了全书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亲,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紧接着在第二篇述明明德篇里讲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目”。
在第三篇里述亲亲新民,主要讲了亲亲新民的原则和意义。
第四篇是大学作为儒学心法的重要论述,述止至善,讲到了知止而后能“定静安虑得”。
其中明明德包含亲亲新民,至善是讲一种境界,不是指无善无恶,或者是王阳明所理解的:无善无恶心之体,在这里王阳明把善和恶并列在一起。至善讲的是一种境界,是道之体,在《大学证释》里是这么讲的:
至善,为道之本体。性之先天,不可以善恶名。而曰至善者,盖已泯善恶之德,而但见至真之真。即如佛教所谓真如也,止于至善,如如不动也。即道教先天之真,寂然不动之境也。
关于四纲八目的关系在《大学证释》里是这么描述的:
大学之首,即示人以明明德,而其终告以止至善。可知德与善,为圣人本道所立之则。而明德止善,即教人所率循之事也。由此则能安其生,全其天。毋悖于道,毋害于性,反是则不得也。人之明明德者,必继以亲亲仁民。而止至善者,必先以亲亲仁民。外而立德,内而成道,无二致也。故明德而无以亲亲新民,则其德不全。止善而无以亲亲新民,则其善不实。而明德不能止善,与止善不能明德,皆道之不充,性之不足,不可谓之明德与止善也。
因此大学之道就是明明德和止至善。上面提到的至善指的是: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整篇《大学》分为两大部分:内圣(或称内修)、外王。而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的定静安虑得的功夫,其实也是内修的功夫。
其中格致诚正是内修的功夫,达到的境界是至善之境,最后要知道格物,格物是怎么来的?知道跟人心、人性的关系。
我们大部分人追求物质,心跳不出来,致知就是要知道物与人心的关系,其中格物就是我在以前文章里有讲到过的:明乎物不为物所蔽、适于物不为物所役,致知,知道物怎么来的?我们应该怎么让物发挥作用,不要让物所蔽,不要让物所役。心光跟着物跑不行。
我们不需要像博士那样以西方逻辑学的方法研究的那么深,格物多了,最终其实是要明白普遍的大道至理,而不是格竹子格到吐血。这个道理在王阳明吐血时还没有明白,但最后他也明白了,可是王阳明把他的心学重点放在了致良知上,其实他在本意上也是生成长养别人。从出发点上来看,也没有问题,但在心性的修炼上,没有达到至善的先天之真以及真如的境界。
致知了以后有了认识了,致知了。致知以后呢?我们要了解整个世界不光是一个外物的存在,周易也讲,天地人鬼,也有鬼神的存在,诚意主要是讲神道的思想,叫慎独,在《大学》和《中庸》都有慎独的表述。我们知道举头三尺有神明,不要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做坏事,那是会有记录的,其实就记录在你的震动能量场的频率里,你对这件事情的表现跟问心无愧的人不一样,在大学里讲:小人閒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正心属于天道的思想,通过格物致知我知道世界上形成这样的结构,心就不要胡思乱想,起心动念要是正确的才行,或者整个的心要有个守中的地方,要守住道之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所要达到的境界跟至善的境界是一样的,是至善之体。
有体才能有用,不象佛教道教只是正心守住体,叫守体不失,一直在念阿弥陀佛,光是追求到那个境界上去了,他们是没有去用的。
儒家跟佛家道家是不同的!
儒家讲有体还要有用,用就体现在后四目或“外王”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了道之体,身修的也好,身修好了以后,才能把家齐好,这个家可以是小家庭也可以指一个家族,家齐了以后才能治理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在春秋时期其实就是一个类似我们现在县大小的区域,西周都八百诸侯,商朝时期尚有三千,至于夏朝,没人知道是多少,《史记·殷本纪》:“周武王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吕氏春秋·观世》则说,“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到平天下的时候就是让所有国家臣服。怎么让他们臣服,在《大学》里有详细描述,在《中庸》的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里又有更详细的描述,希望深入了解的读者可以找到相关章节仔细阅读。
以上八目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假若哪一个环节不好,说明前一个环节做的有问题,比方说齐家不好,现在社会上特别是一些官员,婚外情的、小二、小三的、包二奶等,这就是家齐的不行,齐家不行,说明修身修的不好,修身不行,说明心不正,心不正说明意不诚。意不诚说明知不知,对世界的认识有问题,知不知是因为物不格,所以格物是最基础的功夫,对外物的看法。实际上是要做到:明乎物不为物所蔽、适于物不为物所役。
我们想要达到以上的境界,不仅是靠语言来解决的,在《大学》里还个静坐的功夫,也就是大学里讲的:定静安虑得。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最后一个字:得,是指得至善之境而常止之。不管什么时候吧,都不要丢失这个道体,不丢失则你随时都可以保证脑子比较清晰。大部分人被外部事物牵挂,脑子就混了,就让万物牵着跑了。在《大学证释》的P139-144 复圣讲述-颜子,讲述全书大旨里讲这个修炼的方法,非常之详细。
《大学证释》紧跟着上面的定静安虑得就讲,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这种极就是指的这种境界。
在朱熹版本的《大学》里这句话放在第二章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上下一对照,很显然朱熹版本不太合理的。
这个极在《中庸》里叫做“时中”,太极这个图也代表太极、中、性、诚或至诚之境、至善。都用这个道体(圆圈)来表达。(我本人有时会在名字后面加上时中,想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
所以建议大家每天晚上稍微静静心,把白天的繁事都去掉,来尽量达到这种境界,静能生慧,慢慢地就越来越聪明,看问题看的更透。要通过这种静坐的功夫来体会这种“极”的状态,而不是仅靠文字来学习这些东西。
学过中国内家拳的朋友,有很多人有这种体会,我的梅花拳老师燕子杰先生,一直教导我们说练习梅花拳就是练灵性,练出一个清醒的头脑,怎么练灵性,燕老师特别提到张拙秀才做的一首偈语: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我们在练拳的时候,忽然转身、撒放、旋转都可以练习这种灵性,就可以逐步培养我们的第六感和智慧出来 。
而这种无所不用其极的思想或称儒家的心法在荀子以后就丢失了,变成了仅是训诂文字或呻吟于文字之中,把本意都丢掉了,这需要一个修正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去修和炼。
以上就是大学的结构。
后记:兼述学习儒家思想的方法和步骤。
整个《大学》分两段,至善是一种境界,是道之体;明明德为用,分为亲亲和新民。亲亲是对应着修身齐家,新民是对应着治国平天下,所以是很有逻辑的。
虽然是分为几个段讲的,但是讲的是一以贯之下去的,是互相渗透的。
孔子当时讲一以贯之,他的学生很难听懂,不明白孔子的意思,曾子说:忠恕而已也,但曾子没有真正把孔子的意思说明白。
相对《中庸》来说《大学》更容易一些,《中庸》讲诚明、讲中和,性与天道。
孔子的学生中,比如子贡可能理解不了,所以孔子没有讲给他,所以孔子的学说和方法主要是传授给了曾子这一脉,曾子又传给子思,子思又传给孟子,称之为思孟学派。
知道这个结构后,你再看易经,每一卦里面都有太极之理,每一卦背后的圣人之意是想教你这一卦给你什么启发的。
背后要了解太极在什么地方,物物有太极、人人有太极,知道在每一种处境下,太极之理在什么地方存在。你要是光看卦爻画,光研究这些文字,就成了循情逐物,跟着外物跑,你心收不回来。再怎么修炼没有什么用处。
有了这个概念,你就容易看懂《大学》,然后《中庸》就容易看懂,然后再看易经,就轻松得多了。《易经》讲的更细、更密,所以讲《易经》是儒家的密理。
注:此文主要是受张文智老师2018年9月20号晚上讲课的启发,主要内容是对张老师讲课内容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