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是我的光明
作者:【美】哈本.吉尔玛
译者:张朔然
字数:16.8万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这是作者哈本的一本回忆录。她是一位残疾人权利律师、作家、演说家,也是第一位从哈佛法学院毕业的聋盲学生,获得“白宫变革领袖”称号,“海伦凯勒成就奖”,福布斯“三十岁以下三十位杰出人士”之一!
作为一个聋盲人,哈本努力想活成正常人的样子,当残障人士做一些微不足道的事被人说“鼓舞人心”时,在他看来是一种委婉的“怜悯”,她需要被平等的对待,拒绝世人戴着有色眼镜评判残疾人。
聋盲人要想活成正常人的样子,谈何容易,哈本怎么做的呢?
一、跨越心里障碍,走出舒适圈
哈本在学校因为没有听到和看到老师布置的作业导致作业完成率低,而不得不克服心里障碍,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询问作业内容后,深刻的感受到环境对残障人士的不友好,而她深知,自己要生存得好,就必须融入这样的环境。
她说,“这里的一切都是为可试听的人设计的。在这样的环境里,一个看不见也听不见的人,就连最基本的信息都很难获得。在这样的环境里,我是一个残疾人,假如我想表现出色,我就得走出舒适的小世界,融入他人的天地。”
二、参与家庭工作,挑战各种独立生活方式
哈本的父母有着挑战和冒险精神,日常生活中鼓励她平等参与家庭工作,使用电锯,学跳萨尔萨舞蹈,即便如此,却也不轻易放手让他离开他们可控的范围去独立,他们对自己冒险毫不犹豫,但一旦孩子追随他们的脚步,他们便夸大其中的风险并开始恐慌。
哈本具有着明显的叛逆心,渴望独立,自己去探索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为此,他想尽办法让父母同意他到马里做义工建学校,背着父母到阿拉斯加冰山滑雪,到新泽西州和导盲犬一起训练,不断挑战自己的生理和心里,最终,收获了成功。
哈本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哈本起初是不幸的。
12岁起本就微弱的视觉和听觉逐渐完全丧失,视听障碍,让他与世界之间有一个巨大的屏障。
“世界是一道热气腾腾的感官大乱炖,我喜欢我听不见看不见的世界,很舒服,很熟悉,感觉不到渺小或有限。”
“即使一起干了活,我连身边家人的名字都不知道,剧烈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音乐在嘲弄我,讥讽我无法控制发生在我自己和我的键盘上的事情,好像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抓起并拧住了我的手腕,让我感到无助”
视听障碍带给哈本的孤独和无助感鞭策着他跳出舒适圈。
哈本又是幸运的。
他继承了家族的冒险精神,使用电锯,参加跳舞,攀登冰山,努力让自己活的和正常人一样。
他成长的环境,对残疾人的包容程度令人震惊。“残疾本身不是障碍,最大的障碍来自社会,身体和数字时代”,他的父母,老师,朋友都帮他发现并扫除了一生中遇到的障碍;
革命性的应用程序让他得以使用一系列功能强大的工具,与世界发生链接,无障碍沟通。成为律师、作家,演说家…
他的不幸是由聋盲的身体状态引发的,然后他的幸运是因为他的冒险精神和紧紧抓住的机遇。就像她说的,我的自由和独立来自我自己,我的自信来自我自己,正因为有内在的挑战精神,遇到友善的环境支持,哈本才可以在人生道路上走的顺畅,活成自己的一道光!
写在最后
书中,每一个故事都描写的非常细致生动,这是一本日记式回忆录,作者是一个聋盲人,却把每一个场景里的人物、事件、经过、对作者成长的影响都描述得十分清晰,阅读它们时,似乎在伴随哈本一起经历这些奇妙的时刻,一起拥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生命是一段奇妙的旅程,有的人出生就成了折翼的天使,却依然活出了精彩的人生。哈本毕业后在一家公益律所工作,致力于维护残疾人权益,只希望,更多的残疾人,不再需要走过飘雪的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