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说你在下午四点来,从三点钟开始,我就开始感觉很快乐,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来越感到快乐。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发现了幸福的价值。——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在北方,最舒服的季节反而是冬天,冬天的午后,温暖的室内宛如春风萌动,连透过花窗照进来的阳光都慵懒的赖在木纹桌上,不肯移动。
孙洪扬就是在此刻背着一身寒霜走进了倪裳温暖的画室,早早等在那里的倪裳感觉自己就像《小王子》里面的那只狐狸,等待的快乐在孙洪扬推开门的那一刻达到了顶点,她的心率突然有点不齐,心脏无规则的加速跳动,如果这时候给她做个心电图,心电的波纹肯定勾画出一个个的小爱心。
孙洪扬打量着这间20平米左右的办公室,室内整洁明亮,靠墙的地方整齐的摆放着各种装在画框里的平面设计图,有的线条繁复多变,看的人眼花缭乱;有的用色大胆艳丽,强烈的对比色块撞击着人的眼球;也有的相对温和一些,比如中间的这幅《百鸟朝凤》,左下角的一位陕北汉子身穿羊皮袄,头缠白毛巾,用力吹响手中的唢呐,唢呐的声音在空中幻化出千百只形态各异的飞鸟,飞鸟羽毛鲜艳,展翅翱翔,在大红的底色上几欲破画而出。孙洪扬走进仔细欣赏,画面的右下方用连笔写了NS两个字母。
倪裳心想,不枉我把自己的画摆在C位,孙洪扬果然注意到了。她走了过去,和孙洪扬并排站在这幅画面前,轻轻的开了口:“这是我设计的一幅参赛作品,灵感来源于唢呐名曲《百鸟朝凤》。其他这些是我同事和学生的作品。”
“倪老师才华横溢。”这不是一句恭维,而是孙洪扬发自内心的赞扬。
“过奖了。悄悄告诉你,做平面设计也有自己的套路,经常用到的就是把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具体化。比如我这幅《百鸟朝凤》就是把看不见的唢呐声转变成看得见的百鸟,再配合观看者脑海中已有的唢呐旋律,眼前看到的和耳中回荡的相互共鸣,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触碰到自己的专业领域,倪裳就开始了滔滔不绝。整个人的气质也从活泼可爱的丫头摇身一变,成了睿智知性的大学老师。孙洪扬在心里对她的这一面惊叹不已,他能感觉到倪裳对本职专业的热爱,他欣赏她的这份执着。
看完了画,倪裳开始教孙洪扬画风铃设计稿上的装饰图样,大多数的装饰图案都是小朋友喜欢的花鸟语虫,造型简单,线条流畅。有着医学院学生画人体器官骨骼的基础,花鸟鱼虫在孙洪扬手中很快成了形。最难的就是风铃许愿瓶上阮多多的卡通形象。
“把眉毛画的稍微黑一点,浓密一些,是不是就凸显出了阮多多自己的特点?”倪裳趴在孙洪扬的对面给他演示如何快速的画出一个人的特征。
在这个只有两人的私密空间里,倪裳并没有坐在孙洪扬的身边,也没有拿着孙洪扬的手亲自教他画画,甚至都没有借递画笔之际,触碰一下孙洪扬的手指,她没有做出任何亲密的举动。她知道自己在孙爷爷病房和医院餐厅两次承认自己是孙洪扬女朋友的行径已经有些触碰孙洪扬的底线,如果不是有阮多多的生日礼物牵着,孙洪扬可能早就把她拉黑了。
撩人也要有技巧,用羽毛扫一下,再冷一冷,偶尔假装无意的展现自己的才华,反而比一直追在男生身后的效果要好。这是她以往追崽的经验之谈,她全用在了孙洪扬身上。
前几天已经撩过了孙洪扬,现在要做的就是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刻意与他保持距离,适时展现自己魅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惹人烦,也才能进一步赢得孙洪扬的好感。她的撩崽技术练的炉火纯青,可惜,她不知道孙洪扬喜男色不近女身,孙洪扬对她只是纯洁的欣赏。
纯洁的绘画教学还在继续,刚经历一夜不纯洁关系的衣云从睡梦中醒来,烈酒上头,此时的她,脑袋像灌了铅一样昏昏沉沉,裸露在外的肩膀有些冷,她往上拉了拉被子,才依稀想起昨晚的事情。她摸了摸身边,枕头很凉,那位姑娘已经走了,她甚至不知道人家姑娘的名字,只记得那张肖似倪裳的脸。
想到此,她睡着全无,半躺在床上点了一根女士香烟,吞云吐雾中反思自己的一夜情。最后,她得出了一个“做了就做了,反正不会怀孕,应该不会有人抱着孩子来找我负责”的结论。
这个结论让她心里松了一口气,她慢吞吞的穿好衣服,来到卫生间洗漱,一照镜子把自己吓了一跳。昨天阮柒帮自己打理到帅炸天的发型经过一个晚上的□□,已经宛如鸡窝状。“鸡窝?”她突然想起来倪裳养在她院子里的鸡还没人给喂,酒劲瞬间消了一大半,赶紧洗了把脸,穿好外套,扣上衣服上的帽子盖住鸡窝,办了退房。当然了,她心心念念的倪裳终于给她回信了,可只有一个“赞”的动态表情,看着这个表情,她有些失落的揣起手机回了家。
还没进门,就听见了院子里的鸡飞狗叫声,打开门的一瞬间,一只扑棱着翅膀的大公鸡撞到了她怀里,她抓着鸡翅膀就进了院子。
院子里,轮胎和鸡玩的正嗨,严格来说,是轮胎追着鸡满院子乱窜,轮胎在玩,鸡是被玩。
鸡狗的动物大战,殃及不能走也不能跳的植物,花圃里满池的栀子花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枝干,深绿色的叶片还没待黄,就被暴力打落了一地。这可是倪裳最爱的栀子花,衣云暴躁的把轮胎赶进房间里锁上门,又一只一只的把惊魂未定的鸡抓进夹道里,修好鸡网,洒好玉米粒,才开始准备她和轮胎的早餐。
倪裳不在,她的早餐就是清水煮面,再和点酱油。别说是她不想吃,连轮胎都绝食抗议,没办法,她不想动,便拿出一张5块的钱和写着“两根火腿肠”的纸条给轮胎叼在嘴里,打发它去街口小卖铺买几根香肠回来。
是的,轮胎是一只会购物的金毛,小卖铺的老板一家都认识它,笑着和轮胎打招呼:“轮胎,今天买什么?”
无奈轮胎还没修炼成狗精,没get到说人话这项技能,只能将前爪搭在柜台上,把嘴中的钱和字条放到老板伸出的手里。老板把装着火腿肠和零钱的方便袋拿给给轮胎叼着,目送这只狗中翘楚跑回去的背影。
“goodboy”,衣云把一根半火腿肠放到轮胎的面条里,剩下的半根放到自己的面条里,一人一狗开始享用同一种早饭。
吃完饭,衣云回血复活,她今天没其他事,打算把自己和倪裳共同设计的“趣”系列陶艺作品做出个小样来。
“趣”的灵感来源很偶然,衣云和倪裳有一次参观画展的时候,看见齐白石老人在93岁时所做的《新喜》,白瓷圆腰大花瓶,白瓷小碗,游龙纹茶壶,配以几个黄柿子,一串红鞭炮,喜气洋洋,十分有趣。受此启发,她们计划以“趣”为主题,做一套以瓷碗、瓷杯,瓷花瓶为主角的作品,参加年底陕南省的陶瓷工艺展。
这组作品充满了观赏性和实用性,让体验者能在使用的过程中感悟什么是趣。什么是趣呢?“夏日白瓷梅子汤,碎冰撞壁响叮当”的白瓷碗里盛满了寻常人家的闲情逸趣;“读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的瓷杯里荡漾着才子佳人的相投志趣;“胆样银瓶玉样梅,北枝折得未全开”的瓷瓶里浮动的是折梅生暗香的盎然雅趣。
受此启发,她俩把这套“趣”中的主打作品分别命名为:“逸趣碗”、“志趣杯”和“雅趣瓶”,计划用小篆将每件作品的名字刻在器物的底部。
倪裳的设计,衣云的手艺,再加上如此有趣的名字。衣云感到自信十足,她把自己的乱糟糟的炸毛在头顶扎了个冲天揪,就撸起袖子加油干了。
太阳终于依依不舍的转到地球那头照耀西方去了。倪裳和孙洪扬也完成了风铃上所有装饰纹样的设计和绘画。倪裳在等着孙洪扬邀请她晚上共进晚餐,直到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寒风凛冽的室外,孙洪扬依然没有这个意思。
“我没开车,你能顺便送我回我妈那里吗?”倪裳终于忍不住开了口。
“啊,对不起呀,倪老师,我车放医院了,打车过来的。还得回医院看看我爷爷奶奶,实在抱歉了,下次有机会请你吃饭。”中午的时候,他确实没打算开车过来,也没打算晚上跟倪裳一起吃饭,他原本的想法是尽快打消倪裳对自己的念想,可没想到倪裳一个下午都本本分分,老老实实,看不出想进一步发展的意思。他为自己的自作多情感到羞愧,计划着有机会要好好感谢倪裳。
“请我吃饭就不必了,我喜咸你爱甜,咱们也吃不到一家去。不如这样吧,你来免费当我的模特。”倪裳就驴下坡的接过了话。
“模特?要……那个,裸体吗?”孙洪扬有点不好意思的把下巴往围巾里缩了缩。
“哈哈哈哈哈哈”。衣云笑弯了腰。“放心,姐很正经,穿衣服的。我看你的头骨,指骨都很完美,不留下点影像可惜了。”
“好吧”。孙洪扬想到倪裳对他,对他爷爷奶奶的帮助,答应了。
他们走在学校种满法桐的路上,从背影上看,挺拔的男人和略显娇小的女人就像是一对下课回家的教师夫妇,法桐的枝干在他们头顶相互交织,倪裳的心蔓也渐渐绕上了孙洪扬,孙洪扬心中的常春藤却像脐带一样连着阮柒,血脉相通。
脐带的这一头——孙洪扬正打车回医院,脐带那一头的阮柒已经将香酥蚂蚱、清蒸鲈鱼,叉烧肉、白灼菜心和清粥一样样的放到病床前的小桌子上。每拿一样,阮多多的视线就跟着阮柒的手来回转移,现在她的眼里只有虫虫和肉肉,舌头下分泌的口水已经超过了吞咽的速度,即将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