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对于空城计这段,无不佩服诸葛亮的胆识和谋略,而对于司马懿,大家都一致认为:他平生谨慎、不敢弄险,中了空城计,错失了大好良机,真是惨败!如果他能再勇敢一些,冲进去就可以生擒诸葛亮,取得大捷。但我认为,诸葛亮和司马懿的这次交锋中,司马懿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未伤一兵一卒,能够全身而退,这未尝不是一种胜利?
很多人在做选择时,都喜欢“一石二鸟”、“一箭三雕”或是“赢者通吃”,这背后的逻辑是:追求完美,希望获得利益的最大化。祁山之战中,司马懿之前一直表现不错,但和诸葛亮的第一次交锋,因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而不够完美,甚至因为他胆小的举动还成为了大家茶后饭余的笑柄。然而,以现代管理学的眼光来看,司马懿的选择并没有错,反而体现出了他国人的智慧。这个智慧在决策与选择中尤其重要,这个智慧叫做“不求最好,但求满意”。
我们以“智愚”评价诸葛亮和司马懿之前,不妨来先看两人面对的局势和自身的优势。司马懿这次与诸葛亮交手,他面对的局势可以用“危机”二字来形容。而诸葛亮呢,我们通过《三国演义》第92回“赵子龙力斩武将,诸葛亮智取三城”和第93会“姜伯约归降孔明,武乡侯骂死王朗”中得知,他兵锋正盛、所向披靡。赵子龙斩杀了曹魏五员大将,安定、南安、天水三郡都被诸葛亮占领了,又打败了曹真,打败了郭淮……席卷了整个战场,使“关东震动、天下震动”。面对此情此景,曹魏政权束手无策,这才紧急调用司马懿到军前临时指挥战斗,可以说是: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此时司马懿手中将少兵寡,在这种被动的情况下,能把诸葛亮逼退了,已算是非常成功了。这就好比跟拳王过招,能把人家逼退了或者是打个平手那就是胜利。这时,有人就说,如果他能再勇敢一些,直接冲进去生擒诸葛亮,岂不是更好?确实,这样做非常完美,算是取得了100分,这属于“锦上添花,蜜里加糖,白金上面镶钻石”。不过贸然冲进去,可能中了诸葛亮的埋伏,画蛇添足,功亏一篑,丢失了辛辛苦苦得来的胜利果实。
站在西城城墙外的司马懿,左思右想,最终决定撤兵。我们不妨来替司马懿权衡一下:要么不进城,迫使对手撤退收复失地,这个选项能得90分;要么进西城,一旦得手生擒诸葛亮,可以的100分,非常完美,但是也有可能误入埋伏,前功尽弃,小命不保,最终得零分。这两个摆在面前的选项你会选择哪一个?司马懿选择了前一个。能那90分就不错啦,没必要战战兢兢以死冒险去求100分。这个原则叫做“不求最好,但求满意”。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不求顶配,但求适配”。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喜欢去追求一个完美的结果,殊不知,追求完美是要付出代价的。尽管在客观上有可能得到一个完美的结果,但是我们没有那个时间、没有那么多的成本来得到这个完美,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有限的范围内,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
所以,在关于人生的选择中,能够得到90分靠奋斗,得到100分则需要靠运气,能碰着好运气当然更好,碰不着,90分也可以。所以,司马懿的原则就是,我能把诸葛亮逼退,能够收复失地就已经很不错了,根本没有必要去追求那100分,这个智慧叫做“最好是好的敌人”。什么意思呢?做事情,追求好就可以了,但如果你要追求最好,局面就有可能变坏,就会走到反面去。做事情,没有百分之百的完美,只有百分之百的错误。你要追求百分之百的完美,就一定会犯下一个错误。我们要适可而止,满意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