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职的小李来到了一家行业前景不错的公司,一开始还充满干劲,积极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也很注重自身能力学习。但渐渐地,他发现同事们都习惯拖延工作,不到最后期限绝不完成任务。而且大家日常也都倾向于摸鱼和聊八卦。看到周围的人都如此散漫,他也开始放慢了自己的节奏。原本他会提前规划好项目的每一个步骤,现在也变得和大家一样,等到任务快截止了才匆匆忙忙地动手,应付了事。
这种情况在你的生活工作中也存在吗?小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我们身边的职场、家庭或亲朋好友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平庸”环境呢?它们对我们有着怎样的影响?
对于小李个人而言,这种转变极大地影响了他的职业发展。他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也就难以获得更多的机会。这个故事的结尾是这家公司倒闭了,而成为了职场老油条的小李,也因为长期安逸和缺乏学习能力,使得他在行业中的竞争力逐渐减弱,难以找到一份好的新工作。
其实,环顾我们所处的环境,行业足够卷,周边也不乏优秀的人。但我们还是受到了更多来自于平庸环境的“地心引力”,被吸附着、自然地把你往下拖的力量,让我们无法更好地发挥自身天赋,提升自我。
最近看的这本新书:《清晰思考——将平凡时刻转化为非凡成果》,说的就是教你怎么摆脱这种平庸的引力。作者帕里什的洞见是,平庸是在每一个小事中达成的,而高手能做到卓越,不在于他们有多强的意志力,而是通过日积月累,训练出了一套高势能的强人反射模式,类似于训练AI大语言模型一样,主动给自己训练几个好的神经网络,以至于遇到相关的情况自动就能做出正确的反应。
制定标准(P88-89)
变得和周围人一样,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开始采用他们的标准。如果你看到的都是普通人,那么你最终就会用普通标准要求自己。但是,普通标准不会带你到达你想去的地方,也不会为你带来你想要的结果。标准会变成习惯,而习惯又会变成结果。很少有人意识到,卓越的结果几乎总是由有着高于平均标准的人取得的。不是冠军创造了卓越的标准,而是卓越的标准造就了冠军。表现出色的人们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有的运动员或团队的表现优秀,并不能用运气或天赋来解释,仔细分析你就会发现,他们成功的秘诀都是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新英格兰爱国者队和他们的教练比尔•贝利奇克(Bill Belichick)在20年间赢得的比赛比任何其他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球队都多。不仅如此,他们能取得这样的成就还因为他们为实现公平竞争制定了工资帽®,因此不太可能再出现其他像他们这样的“王朝”了。全明星角卫达瑞尔•雷维斯(Darrelle Revis)曾是全美最佳角卫,有一天训练时他迟到了几分钟,贝利奇克教练马上把他赶回了家。贝利奇克并没有小题大做,他的态度很坚决。贝利奇克的原则是,雷维斯不应享受与其他球员不同的待遇。虽然在其他球队,明星球员触犯纪律后有可能逃避惩罚,但是在贝利奇克这里绝对不行。雷维斯既然是新英格兰爱国者队的一员,他就必须达到这个球队要求的标准。
从原文这段内容,乃至书中这章提炼出来的一个关键信息是:
环境会影响人,其中的秘密在于:我们如果自身没有标准,就会倾向于同步身边的标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给自己提高标准,就能抵御这种“自动同步”的本能。
你对标准没有概念,没有追求,你就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你对标准有清晰的界定,你告诉自己是一个追求高标准的人,你就会“出淤泥而不染”。
书中的标准是加引号的,跟我们日常理解的标准不太一样。所以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作者究竟是如何界定的。
比如说,我在拆书帮分舵内部成立了一个过级小组,我建议大家每周写3张以上便签,并且提交一个0.5版本的过级稿。
请问,我这个这算不算作者说的标准?
看起来像是我对大家过级进度的一个标准,但实际上,它更多的是一种管理规则。是我们和他人交往或者团队组织的一些准则,主要是针对别人的行为。这种对外的“标准”,通常是基于社会规范、团队合作、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考虑,但它能否执行得了不完全由我自身掌控。
那假如,你自己给自己设定一个过级标准,就是老师建议的,每周写3张以上便签,并且提交一个0.5版本的过级稿给师父,算不算是你的标准呢?
这就要取决于,你在执行的过程中如何对待它了。平庸的人会因为各种原因降低标准。今天上班很清闲,我心情很不错,或者师父来催我了,那我就全力以赴;换了一天加班好几个小时,回到家已经很累了,那我就放松一下,下周再补上 —— 如果你的标准是这样的,那最坏的影响不是对不起团队,也不是对不起师父,你是对不起自己。你的神经网络被污染了。
所以,标准首先是对内的,是针对自己的要求而非他人;其次标准是你是否会认真对待,严格遵守每一次执行,既不会随意降低,也不允许标准有模糊不清的地带,避免给到自己逃避的空间。
有小伙伴问我,那择偶标准算不算标准?
比如,我想找身高1米8以上,月收入3个w,有车有房。用刚刚说的标准含义来套用一下,你是对内——自己的要求?还是对相亲对象的要求?很明显是相亲对象,那这个就不符合我们说的范畴。
所以,这也引出了适用边界。当我们需要在某个领域、某个行为来学习成长、自我提升。那么标准就是我们训练自身神经网络的素材库大门。垃圾进就会垃圾出,要想不甘平凡,摆脱平庸环境的同化和拉扯,训练自己的卓越意识,就得确保只使用高水平素材。这就是书中说的:“标准会变成习惯,习惯会变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