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以人以史为镜,提升人文素质。大家好,欢迎收看大师兄点评大秦帝国,第一部黑色裂变,第二篇君臣互选,第十三讲百年雄文求贤令 ,我们讲到了求贤令出,各国士子陆续入秦,秦公设招贤馆迎接,荧玉归秦,言及卫鞅对孝公的评价,无不切重要害,孝公在惊愕之余对卫鞅充满期待。
大师兄点评大秦帝国第十三集
《求贤令》颁布伊始,各国士子入秦,看秦孝公的选用育留人才之策
在《大秦帝国》当中不只是要看战争场面的荡气回肠,也不只是看商鞅变法的惊心动魄,还要看秦孝公选才任能的别具一格和坚定不疑。当时的秦国,管理层和现在的民营企业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当时秦国的官职都被老氏族所垄断,和我们现在的民营企业重要岗位都被家族控制着如出一辙,怎么样在这种环境下真正的招来人才和有效的使用人才,更是棘手问题。秦国之所以后来能够从弱到强,是与秦孝公的用人分不开的。那时的为君为臣之道,也就是今天职场上的生存守则。只是比起那时,现如今的职场是个更加残酷的战场。
秦孝公的一纸《求贤令》,招来多国士子纷纷涌向贫瘠的秦国,这些人中,不乏妄谈空论者和高谈阔论者,鱼目混珠、滥竽充数者、游手好闲者、吹毛求疵者更是大有人在。按照《求贤令》的承诺,所有贤者都要提出变法的策略,如果其提出的策略对秦国有帮助都要封以要职。
T
无论是卫鞅还是景监都坚信秦孝公向天下发布求贤令,绝不是在做政治秀。但是他们都拿不准秦孝公对于强大秦国到底是什么战略性的考虑,毕竟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毕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孝公倾向于什么?有什么样的决断?这位年轻的君王毕竟才二十刚冒头刚过青春期,他虽有抱负却也有可能陷入无谓的理想主义。
当卫鞅入秦时,秦孝公便用奇策来考察这些应聘的士子,这些士子个个都不是剩油的灯,这些人一到秦国就要平台和官职,否则就要离开秦国,不能不说这对秦孝公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因为这个事一旦处理不好,造成大量的入秦人士离开,秦国再想招贤纳能就很难了,但是一下子涌入这么多人,又缺乏了解,因人设岗或人岗不匹配,也会给秦国带来灾难,一旦有一部分人出事,保守势力群起而攻之,就会让秦国引进人才的战略部署落空。
T
那我们先来看秦孝公的用人,秦孝公的用人其实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秦孝公与车英的沟通。车英他说我是一介武夫,让我负责招贤好像不对。但秦孝公其实跟车英说的是,打仗靠的是武功,用现在的话来说工作看的是最后的绩效成果。所以在企业收入不是利润,成本才是纯利润。
什么工作最难做?卓越的工作一定最难做。因为你要把每一件工作做好,做到极致,而且还要给到老板结果。所以在这一幕里面是秦孝公与车英的沟通是秦孝公是在纠正车英的观念。对于秦国来说招贤是一场很重要的战争,而在这场人才战争里面,任何一个人出现事情就是大事。
我们回头再来看秦国这边。当是的秦国是个什么样子呢?整个国府,现在说的皇宫也就只有三间的宅院那么大,一层门口,一层办公室,最后面是国君住的地方。吃的是秦菜苦酒,说白了就是野菜,野果酿的酒又苦又涩,最好的饭就是炖羊肉了,和现在的羊汤泡馍差不多。秦国一穷二白,连年打仗,饿死者无数。
一纸求贤令来了几百个入秦士子,吃什么?住在哪?都愁坏了负责招贤的长史景监。但是也不能怠慢了这些入秦士子,东挪西凑的腾出来几间兵器房,建了招贤馆,老太后把公主的嫁妆都拿了出来,凑了一些伙食费,保证了招贤馆里士子们餐餐有肉。即便这样大部分人也都吃不了这种苦,离开了秦国。但是留下的人怎么任用,怎么考校才能,秦孝公却也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