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语文课上口语交际《听故事 讲故事》。先让娃儿们,自己借助拼音,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目标——边看图边听故事,讲故事要大声。
接着开始老师开始讲故事,学生一边听,一边根据图片记住情节。听完出示小练习,让学生厘清故事情节,会接下来讲故事做好准备。
然后是学生自由练习讲故事,互相讲故事,最后是上台讲故事.
为了让学生更好参与评价,以评价引导孩子学习交流和表达。我出三个层级评价,分别是,故事小能手,故事大王,超级故事大王。三个层级是要求逐层提高。
一开始我心理预设,一年级小娃娃,故事情节这么长,能记住都不错了。小铭第一上台来讲,小铭是个活泼好动的机灵鬼,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上台讲故事,有点紧张,这个小机灵鬼声音有点小, 同学们一致评价为“故事小能手”
小可和小菡也自告奋勇地上台来讲,两个小姑娘平时也是语言积累比较丰富的,讲起故事来,条理很清晰,还加入了自己的想象。讲得很好,但是声音都比较小,没办法让所有同学听清楚,也就没有很好地引起学生共鸣,遗憾地获得“故事大王”称号。
最后出场的是小弘,虎头虎脑的小子,早已按耐不住内心激动,几次三番站起来,高举着手要来讲故事。只见小弘上了台,摇摇晃晃地开始讲起来,声音洪亮,还配上丰富地表情,娃儿们听地眼睛都亮了,不约而同地发出咯咯地笑声。仿佛是因为听到同学的开心笑声而收到鼓舞,小弘越讲越有劲!故事讲完,班级掌声雷动。“好有意思哦”不知谁夸了一句。在全班同学一致好评中,小弘当仁不让成为“超级故事大王”。
故事会结束后,同学们也纷纷发言,给几个选手提建议,有理有节,很棒!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要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对于低段学生要重在培养他们认真倾听,大胆表达。
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是搭建舞台,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我们会发现孩子身上另外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