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你或许为课堂的单调沉闷,学生麻木的表情而苦恼;也会因乱哄哄的教室而心烦意燥,甚至暴跳如雷;面对学生厌学、逃学、辍学等问题,也会心生迷惘而慨叹——怎么学生就是不愿意进入校园,走进课堂?又或者,你也像一些教师那样,对这些现象也已经司空见惯而变得心安理得与麻木:现在的这种形势,学生都不愿意学,我又有啥办法?
我陷入沉思:这究竟是学生的问题,还是教师的问题?又或者是家庭、社会的问题?自己也曾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而苦恼:难道自己是属于“不会教”的老师吗?
在《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一书,我不仅找到了答案,也对教学充满了信心。书中阐述的选择理论,使我明白了,人,是遵循自身内心的意愿来作出决定与行动的,“学习”活动也同样如此。
勤奋好学的学生是有着满足自身内心的需求与良好的学习图像的。否则,教师是无法强求自身不愿意学习的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的。书中后半部分对学习团队这一模式的详细介绍,更让我产生了跃跃欲试的冲动。本书通过实例说明了一个道理:行为,不是他律或外塑的,而是由内心的基本需求所驱策。
合上书本,掩面而思,我们当前的教育,恰恰是注重外塑的,把学生看成是可以随意操纵的机器,他们得按学校的规定、按老师的要求、家长的意愿做。在学校,面对的是高高在上的说教,稍有不慎,还会面临呵斥责罚,而课堂教学内容的枯燥、校园生活的单调乏味使学生幸福快乐逐渐消失。“旷课逃学?看我如何惩罚你!”“不完成作业?留下来抄十次!”教师不会去关注学生内心的感受与内心的需要,而是高高在上,利用教师与长者的权威,向教育对象作发号施令。我们的教育没有实效,很大程度正是我们“忽视了什么才是学生最在乎的。”
再次面对学生们的“不配合”时,我变得坦然了:或许我们得感谢学生,正是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告诉我们,使我们得以反思与警醒自己。我们不要急于责备学生,不要过多地盯着他们的学习纪律,不要一厢情愿地逼和压,而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思考,为什么他们选择逃避课堂,逃离学校?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在这个基础上,再想办法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在内心建立“学习图像”,使他们觉得用心学习会满足心中的需求,让他们对学习产生期待。这时,或许我们就会发现,教育是自然而简单的事情了。
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我们就能避免教育的“一厢情愿”和单向活动,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学生观的重要体现。“选择理论”告诉我们:教育,从关注和了解我们的学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