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你就是孩子的原件,请尽可能保持正确

我家儿子,一岁八个月了,现在正在牙牙学语。他非常喜欢说话,妈妈说个什么,他就学个什么,而且他会记住,并在下次类似的场景里使用。

有一次,我开车,他妈妈抱着他坐在后排。我在拐弯的时候没有太注意刹车,他妈妈说,开车慢点。他就学会了,开车慢点。以后他坐车,在车行驶的过程中,他经常会用不太准确发音幼稚的语音说,开车慢点,开车慢点。每次说起来,搞的我们大人都想发笑。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复印件。孩子会学大人的语音语调说话,孩子会学父母的行为举止做事。这还是表面上的看起来,更深层面孩子在学语音语调、行为举止的同时,也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父母的思维逻辑、行为模式。因为动作可以带动内在的情绪。

其实孩子学习父母的在更早的阶段已经开始了。严格说从他的神经发育一开始就在体验母亲的情绪变化,在母体里的时候他和妈妈是一体的,妈妈的言行举止、情绪变化,他都多多少少有些感触。

我儿子的性格和他妈妈有些相似。他小小年纪做事非常果断,想要什么,想去哪里,一点都不含糊。如有不满足,就大喊大叫。这是他妈妈的脾气。

当然,他也会受到爸爸的影响。我是一个企业管理咨询顾问。我很多时候很多工作都在笔记本电脑上完成的。所以,我很多时候就会坐在电脑桌前,噼里啪啦敲着键盘。耳闻目染,他就觉得电脑非常好玩。每天早上起来,非要去摸摸笔记本电脑才满足,如果电脑屏幕在他触摸的时候有所变化,他就咯咯笑起来,非常开心。

作为一个一岁多点的婴儿,他是不可能从玩电脑中获得真正的乐趣吧。他只是看着他爸爸这么喜欢玩电脑,他就会觉得电脑非常好玩,每当玩起来,经常都会很开心、很兴奋。是不是,我们父母的习惯潜移默化的传递给了他。

如果是一些好的习惯还好,如果是一些不良的习惯,是不是就误导了婴儿。

举个不好的例子,我有时候遇到一些事情,也会不由自主的说一下不太文明的惊叹“我靠”,他听见了也会惟妙惟肖的学。我既感觉好笑,也感觉懊悔。不应该让他学习我们大人的不文明行为,以免他会以为这是正常行为,外人看来以至于“恬不知耻”。有些不良行为,带到长大后,那就更麻烦了。

所以,刻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好行为非常重要。运动是个非常好的习惯。但是因为我出身在农村,根本没有什么是运动的习惯。我妈妈说在我是婴幼儿的阶段,由于她需要干农活,我爸爸是乡村医生,24小时都要忙工作的那种,所以我妈就特别忙。我兄弟三个,我哥比我大不到两岁,我比我弟大一岁。在农活忙的时候,我妈喂我吃好奶后,就赶紧起身去地里干活。干了三四个小时,觉得我们饿了,就匆忙回家喂饱我们,然后再去田里做事。她不在的时候,就把我们锁在屋子里。所以说,别说培养性格,能养活已经不错了。妈妈说,我小时候曾经被老鼠咬过。

再大一点,那个时候的我们最常玩的就是泥巴、玻璃球、甩包。农村最好的运动就是下地干活啦。如果你早上起来跑一圈,别人恐怕还以为你不正常呢,有劲留着干农活吧。所以,我是没有什么运动习惯的。现在的运动都是强思维后的决策,不是习惯。

但是现在我知道,运动和吃饭一样重要。那我们就积极培养他的运动习惯。早上起来就出去踢球,在家里就打篮球。我家客厅留出来一块地方,作为他的篮球场,一有空就拍球,打球。有机会就带他去健身房看我运动。

我和儿子,每天有一个快乐时光,他吃完晚饭,没有什么意外,玩一会后,我都会给他洗澡,洗完澡后还在床上陪他玩一会,大概四五个月的时候他刚会做表情,我就刻意教他微笑,我总想办法逗他,让他微笑,希望带动他的情绪,渐渐的他也学会了像我一样微笑,有时候笑得很夸张。老婆总说他的笑像我,有时候看起来很假。

父母就是孩子的原件。作为原件,我们应该保持着正确的姿态,虽然很难事事正确,但绝对要去检点自己的行为。

能给孩子良好的引导是我们的荣幸。在他还没有判断力之前就教会他正确的做法,而不要在他形成错误的习惯之后,再非常痛苦的矫正。

父母就是孩子的原件。作为原件,我们应该保持着正确的姿态,虽然很难事事正确,但绝对要去检点自己的行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