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的老人不是也许,也不是可能,而是就是我们以后的样子,无论你承认与否,这都无法避免,随着无情岁月的流逝,我们都会成为电影里的这样那样的老人。桃姐可能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对我们的生活照顾的无微不至。
在电影里,她有一个好少爷,好的“干儿子”在生命的后期陪伴她,照顾她,但在现实中,我们的父母可能就没那么幸福了,尽管她们面对的是自己的亲生儿女,尽管这些儿女会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她们,但绝没有电影里照顾桃姐照顾的那样的细心。特别是在多次中风住院后的那段时间,更别说要拿许多金钱来治病了。
不过有一点,还是要说明的,尽管这些儿女在老人在世的时候没有给予老人体贴的照顾,但他们会在老人过世后给老人办一个风风光光的葬礼,以满足他们在世人面前的面子,尤其这个葬礼还会在很长的时间内让人再次提起,誰谁去世了,她的葬礼多风光,多气派,多豪华,但绝没有人会提前老人在活着的时候,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里,这些儿女是如何对待老人的。试问这样的葬礼有用吗?只不过是用来蒙蔽世人的眼而已,薄养后葬可能是这个社会的通病。想想以后我们老的时候,我们的子女会不会也这样对待我们,轮回交替,那时的我们该是怎样的伤心,可为何当初我们没有在意父母的感受呢,轮到我们了,就想起来了,一个字“该”两个字“活该”……
不得不说《桃姐》这部电影,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尤其是在这个大的社会环境下。电影叙述的只是一普通的故事。但发人深省,感情至深。特别是那段姐弟两个在车上说的,姐姐说桃姐的丧葬费我出,比起现在社会中的很多人不愿出或不乐意出要好的多,电影也反映出,老龄化的社会已经到来,如何养老,怎样养老的问题所在。电影在企业慰问老人那段也很现实,好多公司或企业和领导习惯于做表面工作,样子工程。没有从心里真正的去关心老人。
别忘了。我们也会老,我们也有老的时候,再过几十年我们都会变成老头老太太。我们现在对老人如何,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孩子在未来如何对待我们。
我们善于模仿,我们的孩子也会,身教大于言教。我们所做的,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照顾今天的别人,就是照顾明天的自己。何况这个别人并不是别人,是我们的父母。乌鸦还知道反哺,更何况我们还是人……
看完了将近两小时的《桃姐》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看的一本《穆斯林的葬礼》这部书和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穆斯林的葬礼》。里面天星和新月的姑妈和桃姐是如何的相似。两人都在主人家服务了好多年,同样的带大了两个家庭里的下一代,她们和主人之间的关系和下一代的感情之深又是何等的相似。她们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母子,母女。在桃姐走了姑妈无常了,她们两家的主人和子女又以不同的风俗习惯各自安葬她们。虽然这两部电影处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方,风俗习惯又大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你待我的好,我会看在眼里,我会记在心里。你拉扯着我长大,我服侍着你到老。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吗?不正是我们这个和谐的社会所提倡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