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看到你多次给同学写信,这让爸爸妈妈十分欣慰,写信好处很多,就不多说了。希望你能一直保持这个好习惯,通过写信来表达思想、涵养文字、广交朋友。
小时候我们也写过信,有时候是记日记,把生活中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这是一种倾诉,人都是需要倾诉的,情感如果没有地方宣泄,精神就容易出问题,比如抑郁、冷漠、乖戾,就是缺乏沟通的结果。另一个原因是生活不易,正如曾国藩所说“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但我们不能沉沦,不能自暴自弃,不然,在生活的重压下,人性会扭曲,像你读过的名著《骆驼祥子》,祥子从一个善良的上进青年,最后成了物,变得面目可憎,形同魑魅了。最近你和妹妹读的绘本《卡夫卡变形记》》,也是人的异化问题。
爸爸中学时期,成绩总不如人意,家人的种种关爱,反而让我喘不过气来,我也试着问自己,活着到底有何意义?除了读书,我没有其他成长成才的道路可以选择吗?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有次读《王阳明传》,讲到王阳明小时候十分聪明,但比较调皮,有一天他突然问老师一个问题:“天地间第一等要紧事是什么?”老师摇头晃脑的脱口而出:“当然是像你老爸一样考状元、做大官啦!”小阳明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不对不对,人生最重要的事,不是读书做官,而是学做圣贤。”从此,他开始了传奇般的圣贤成长之路,短暂的一生却开创了阳明心学,成了近五百年来唯一一个做到“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伟人,也是中国历史上三个半圣人之一。在成功学大行其道,物欲横流、光怪陆离的当今社会,读王阳明,会给我们不一样的人生思考。
“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个绵延2000多年的哲学难题。古希腊三大哲学家之一的苏格拉底提出了这个人类社会的终极命题,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筚路蓝缕,矢志前行。是的,解答这个难题,第一就是要读书。王阳明的一生,是探索的一生,他忠贞不二,满腹才华,却因犯言直谏被宦官陷害,被贬官、被追杀,被迫远赴瘴气出没、荒无人烟的贵州龙场驿,没有书籍、没有朋友、没有房屋、没有前途,他历经劫难而又九死一生,只身躺在一口石棺里长达数月。他苦苦寻找人生答案,终于,在一个雷电之夜,他突然顿悟了:“真理不在物外(千里之外),而在自己的本心——心中有佛,我就是佛。人生在世,心向光明,方能激发良知良能。读书何谓?不外乎知行合一。”的确,生活不是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要寻找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只有靠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去探索。
学贵有恒。逻辑思维的创始人罗振宇说过一句名言:“向终身学习者致敬!”在这个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想生存、生活得好一些,必须成为一个久久为功、勤学精进的人。幸福从哪里来——?从奋斗中来、从苦难中来。音乐家贝多芬创作《命运交响曲》,为盲女孩奏出了“扼住命运咽喉”的最强音符,成为一段不朽的佳话。文学家歌德的传世之作《浮士德》,借主人公的话传达这样一个主题:“自助者天助之!”
春秋时期,孔子问道老子,老子赠人以言。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也是青春仪式即将到来之时。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借两朝帝师、状元宰相翁同和手书的一幅对联送给你,作为青春宣言——“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
青春万岁!
一起成长的爸爸
2023年4月23日写于世界读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