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看见》
旧雨青山半壶酒,相逢莫问人间愁。
不知为何看完柴静的《看见》之后,脑海里浮现出这两句诗。或许我们在人间已经够忧愁的了。柴静以一种悲苦的形式,展现了二十几年来的世间事。
在她的书中几乎无一不展现其当事人内心的悲哀,反映了当时我们的不理解以及自我。无论是艾滋还是征地,抑或史安克那无用的力量、也似药家鑫背后的故事,我们都不曾了解。只好一厢情愿,不断猜想,可是那是事实吗?
《看见》意在探寻,记录一种真实,一种人性。可是什么是探寻?书中说:
“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探寻就是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互殴,从而取得平衡,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探寻”
或许艾滋、选举、征地以及污染,他们离我们很远,我们并不清楚。但是药家鑫离我们并不远,他发生不久,我们都曾经历、围观。在那起案件中,他撞人而后杀人。我们本以为他无恶不赦,丧尽天良,是个坏人。可是在《看见》里,柴静给了我们不一样的解释。药家鑫从小被父亲责备,像一个乖孩子一样压抑着自己,从未反抗。然而车祸发生后,药家鑫似乎看到张妙(药家鑫撞死的那个阿姨)在特意看车牌号。此时他心里的反应却是“如果他爸妈知道了,就饶不了他,这对他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或许我们并不理解,但是这真实存在、真实发生。
生活中有着太多的事,我们不理解,因为他们的背后发生着我们不曾知道的故事。
卡尔维诺说“看不见的风景决定着可视的风景”
生活是灰色的,更是彩色的。我更喜欢史安克,是他无用的力量,亦或是他的理解。但是他终究有了些许改变,因为他有了牵挂。而我们也在改变,也在可以向前。虽然我们已然不是孩子,可是依然渴望着被理解、被爱。
窗外淋漓细雨,乌云遮住了晴空,可是遮不住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