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千面,一个正在被父母安利小红书的傻孩子。
五年前,互联网浪潮已起,我的手机里装了数不清的APP,打车的、点外卖的、网购的、团购的、扫码付款的应有尽有。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我觉得有责任让爸妈也体会到这种便利,毕竟小时候的电视广告告诉我: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爸,我教你用滴滴打车”
“我有车”
“妈,我教你用饿了么”
“我看你长得像饿了么,少吃外卖,不健康!”
“爸、妈,我教你们用淘……宝……”
对话结束,因为我看到了爸妈蠢蠢欲动要扬起的的巴掌。
五年过去了,我手机里的APP经过多年筛选,只剩下若干个常用的,也很久没有更新了。当我看到那些孩子疯狂粉陈宥维、何昶希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多年前我爸看我粉周杰伦、陈奕迅的眼神。我觉得有愧于弄潮儿这一称号,年轻人都已经变老了,人家说年纪越大就越难接受新鲜事物。我草率了……
“儿子,爸教你用抖音”
“那种NC软件就是精神鸦片……哎呀真香”
“儿子,妈教你用拼多多”
“看名字就知道low到爆……哎呀真香”
“儿子, 爸妈教你用小红书”
“爸、妈,请收下儿子的膝盖!”
现在,我手机里的APP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增加,几乎都是爸妈安利的,而且无一例外都是从开始嗤之以鼻到最后脸被打肿。万万没想到,原来如今的流行趋势是:“老树发新芽,枯木再开花”。人家说长江后浪推前浪,没想到前浪一个后空翻,把后浪拍在了沙滩上。
是时候要反思一下年轻人也存在的刻板印象了,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属性和标签,这个属性或标签是由社会和组成这个社会的人共同决定的。节奏快,易变化,但随之我们的思想也要跟着升级。根据2020年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由2019年的12.5%提升到22.8%,中高龄人群其实在迅速的拥抱互联网。
千面认为,所谓的中老年人不容易拥抱互联网,或者中老年人很难接受新鲜事物这种说法,只有一部分是事实存在的,而很大一部分则是刻板印象。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
一、 网络话语权控制在年轻人手里。
孩子在家庭中的话语权很低,因为父母在忙着工作的同时很难有精力和时间与孩子沟通,在尝试过各种沟通方式之后,还是觉得男女混合双打最有效。但在互联网世界里,年轻人掌握着大部分话语权,因为通过早期的积累,年轻人群体占比要高于中老年人,并且年轻人在互联网世界里更熟练也更活跃,算法也会让迎合年轻人想法的话题会迅速形成规模效应并引起讨论。因此在主流舆论的洪流里很难听到不同的声音。
二、关注领域不容易产生交集。
快和变的社会属性改变了“三岁一代沟”的说法,即使是同龄人,也会因为所处领域和自身背景的不同产生认知上的不对称。我一个做飞行员的朋友跟我聊干租湿租,我很真诚地请教:你们湿租的时候刷飞机的水怎么计费呀?这里有一个心理学的词汇叫做视网膜效应,是一种信息收集上的确认偏差,就是你越关注什么,就越会看到什么。所以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容易产生交集,在年轻人的领域也不容易看到中高龄人群的身影。
三、不同的沟通习惯导致不同的行为。
中高龄人群比较习惯面对面沟通,因为出于工作需要或者个人经验,面对面交流是一种比较高效的沟通方式。而年轻人受到科技产品的影响,更喜欢使用社交工具。两种方式都各有利弊,没有对错,都只是时代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读初中的妹妹给我微信聊天,我一句话还没发出去, 她几十条夹杂着语音的微信扑面而来,最后收尾三个字:老年人。
老年人?!你是没见你哥在小姑娘面前妙语连珠指点江山!
四、不同的需求会产生不同的动力。
作为一个成年人,过了再不疯狂就老了的阶段,做每一件事情都会考虑,这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
作为一个打工人,当时间和精力的消耗都要计入成本时,会自觉地清心寡欲,加入佛系大家庭;
作为一个社畜,生活的苟且都让我焦头烂额的时候,哪还有额外的诗与远方?
需求产生动力,并非只有中老年人是这样,步入社会的人都有体验。 如果不是公司要求移动办公提高效率,你会安装钉钉吗?如果不是出于某种不可描述的目的,你会下载MM、TT吗?只有当打车、外卖、网购、移动支付这些成为了工作和社交的一个必备条件时,你才舍得付出时间和精力成本去学习掌握。而这些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吸引力远远及不上太极、书法、花草和垂钓。
五、关爱缺失下的依赖。
空巢老人很多,话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上了春晚。我们提到过:需求产生动力。老人在退休之后,没有倾诉的对象,内心期待关爱,在他们人际关系中为数不多的可以没有顾忌联系或麻烦的人就是子女。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是不愿接受新鲜事物, 他们只是希望在陪伴中接受新鲜事物。为了这一点,他们可以把自己伪装得傻傻的,可以把自己低声下气地请求你教他们,可以微笑着听你抱怨他们怎么这么笨,半弯的眼神中只满溢出两个字:宠溺。
总结一下,中年人需要动力,父母需要陪伴,老年人需要关爱,请不要指责和刻板偏见。多元化的社会给予人们多元化的选择,但人是会依照自己的需求去挑选合适自己的,都应该被尊重。对有车的父辈就不要推荐打车软件,对居家的阿姨大妈就不要推荐外卖软件,你看她们去菜市场的时候,不是已经熟练地用移动支付结账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