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感,是指一种“比不上”的感觉。
自卑感来源于“比较”,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它可能是在与外界他人的比对时,所产生的一种“比不上”或者“比较弱”的感受,也可能是在与自己理想标准的对比中,所感受到的“无法实现”或者“能力不足”。这种比不上或能力不足,就可能威胁到我们所认为的自己存在的价值。
这种“比不上”的感觉会驱使个体做出一系列行为,来补偿它所带来的脆弱和羞耻感。不同人在面对自卑时的补偿行为有所不同。有些人会通过加倍努力来抵御脆弱和羞耻,来证明自己;而有些人则选择以回避他人的方式来逃避自卑感。他们认为只要不与他人往来,并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自己身上,就能避免“比较”的场景,也就不会自卑了。这就导致前者更有可能取得卓越的成就,而后者就可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孤僻不合群的人,自卑感让他们变得更自私、更自我中心。同时,后者也更容易成为那些有自卑情结的人。
自卑情结源于人们的自卑感,但它更持续,有自卑情结的人会在很多方面、很多时候,持续感到自卑。它更像一个让人难以逃脱的恶性循环,最终使得个体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或否定。
自卑情结,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最早提出。他认为自卑可以被分为原生自卑和次生自卑,而原生自卑与次生自卑之间的纠葛会使人陷入一种自卑的恶性循坏,于是产生了自卑情结。
原生自卑产生于儿童时期,是人们在面对外在环境时所体会到的不足感,个体生长发育的速度落后于同龄人、出生于贫困的家庭环境,或者不当的家庭教育等等。
次生自卑是指产生于个体成年时期的自卑感,即当成年后的个体发现,自己并没有能力实现自己虚构的目标或内心的标准时,所感到的自卑。引发次生自卑的事件可能是失败的求职经历、不理想的学习成绩等等。
次生自卑会迫使人们回到原生自卑找寻原因。它会唤起人们心中的恐惧、羞耻、脆弱这些与原生自卑紧密相连的感受,还有对原生自卑的记忆。那些有原生自卑的人在面对次生自卑时,会倾向于认为就是因为自己很无助、自己比别人弱小,或者总是需要依赖别人,才让自己没有能力去实现心中的理想。
这样,原生自卑与次生自卑的纠葛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原生自卑使人们为了自我保护而发展出了一个虚构的目标,这个目标又让人在成年后产生了次生自卑,次生自卑往往又会把我们带回到自卑的原点。这个看似矛盾的循环把很多人困在了自卑的情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