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龄文艺青年们去凤凰的时候,很难不注意到狭窄小道旁边的文艺小店。有提供焦糖玛奇朵的咖啡店,有兜售梦露赫本明信片和烟雨凤凰笔记本的店铺,还有复古式的静吧,常驻唱民谣小众歌曲的流浪歌手。我每看见一个就按捺不住地想进去看看,以至于cc说做文艺的生意真赚钱,专门坑你们的钱。其实cc说的对,这些店铺只是贴了「文艺」的标签而已,是不是真的文艺不好说,不过既然游客能乐在其中,商家能赚到钱,两利而无一害,不也挺好么。
「文艺」标签化已经是很久的事情了。说起「文艺」,就让人联想到黑白老电影,穿着长裙头戴宽边帽孤独地站立于麦田中的女孩背影,还有若即若离不诉离殇的长句。本来是小众人群标榜自身的玩物,渐渐地衍生出一种类似文化流派的东西。就好像你喜欢摇滚我喜欢民谣,你喜欢郭敬明我喜欢韩寒,它成了一种标签。当然它还有多种用途,比如在某人在豆瓣上说自己文艺,不过是为了YP更容易;看见有人在陌陌上的自我介绍写着文艺,其实就是「虽然我没有腹肌虽然我是贫乳但是我有内涵」的同义词。
我并没有资格批判文艺的标签化,毕竟有些时候我也难辞其咎。只是近来隐约觉得文艺的内涵似乎应该更广一下。姑且称上述的「文艺」是狭义的吧,广义的「文艺」应该包涵了所有人文学的内容,音乐剧电影歌曲戏剧电视节目等等,都被「文艺」所囊括,都可以用「文艺」一词以蔽之。《罗马假日》是文艺,《最后的晚餐》是文艺,当然《最炫民族风》也是文艺。你我所受用的文艺形式不同,并没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分。比如我喜欢冯唐的诗句「没有下体,也能燃烧你」,你嗤之以鼻骂我是流氓,那我也无所谓。因为我文艺是为我,并不是为了你。
记忆里,认识的第一个可以称得上文艺的人,是我爸。我爸会买很多的音乐CD回家,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欧洲的著名交响曲,还有岭南的葫芦丝,在周末的早晨放进DVD机里。他会从我的房间里拿一两本《科幻世界》,和我说他所猜测的《三体》的结局。他还会在夏日停电的闷热夜晚,从房间的角落里拿出一把破吉他,拍拍灰尘扫出几个和弦,愉人且自愉地唱几句罗大佑的歌。可也就是我爸,打麻将能打个通宵,喝酒黄白红来者不拒三大碗不在话下,吹牛时口若悬河能让我给跪了。我不由得笑了,真正的文艺是什么,是热爱生活。
最后,据我多年观察和实践经验来看,文艺青年装X时要把握两点:
其一,拥有「一颗文艺的心」是远远不够的,要有「一颗文艺且批判文艺的心」。别人说他文艺,你大声呵斥他,批判其伪文艺的外表下包裹着的粗俗内在,然后在自顾自语略作陶醉地说出自己真正崇拜的文艺,一定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他人。
其二,留心最近文艺界的大事,套用现成的,然后模仿。比如最近马尔克斯死了,你看没看过《百年孤独》不重要,反正看过的人也没看懂,会套用他的名句就行了。比如:
「多年以后,玖日站在闽江边宽阔的河滩上,准会想起父亲悠闲地听着萨克斯版《人鬼情未了》的那个明媚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