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腊月二十九,今年没有三十,所以二十九就是除夕。两个女儿、女婿带着外孙女、外孙全都来了。两个女婿负责贴春联,外孙女负责玩耍,赵先生负责做饭,我负责哄外孙。上午她们都在家里吃饭,往年贴过春联各自回家吃饭。
中国人的老传统就是除夕那天中午女儿在婆家,跟婆家人团圆。今年破例了!只要开心,怎么都行!
腊月三十的风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网络复制)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抒发美好愿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
贴窗花:在中国民间,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贴福字: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会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挂灯笼: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除夕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贴年画: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燃爆竹:除夕之夜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古人用鞭炮驱赶怪兽“年”的故事。现在人们放鞭炮是为了驱走邪恶和不幸,迎接新年的好运和福气。
年夜饭: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共同享用美食,象征着团圆和幸福。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
守岁:除夕夜,人们会守岁到午夜,迎接新年的到来。守岁的意义在于祈求平安、健康和长寿。
祭祖先:在我国很多地方,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
感恩练习27—28
1、感恩早起的一碗鸡蛋水。谢谢,谢谢,谢谢!
2、感恩今早某音上的剪辑课堂讲了免费剪辑课,老师讲的很细,很透彻。有收获。谢谢,谢谢,谢谢!
3、感恩今天熟悉并背诵《春韵里的中国》、《送衷肠.当年万里觅封侯》、《酬乐天咏老见示》,熟悉《月夜忆舍弟》。谢谢,谢谢,谢谢!
4、感恩孩子们的到来。谢谢,谢谢,谢谢!
5、感恩自己的觉醒。今天我破规矩了,因为悠悠对自己拆的奇趣蛋不满意,所以我没有抵挡住她的哼唧,就违规让她一连拆了7个,还是不满意,大哭大闹滚地撒泼一通。我及时认识到了是自己的纵容让她越来越不满足。我也跟女儿沟通了我的想法。女儿也表示认可。谢谢,谢谢,谢谢!
6、感恩自己剪的福字窗花,贴在门上挺漂亮的。谢谢,谢谢,谢谢!
7、感恩今天调的饺子馅、和的面刚刚好,不像往常那样,不是面多了就是馅多了,包两次也包不完。谢谢,谢谢,谢谢!
8、感恩今晚的饺子味道不错。谢谢,谢谢,谢谢!
9、感恩今晚中央电视台的年夜春晚大餐,为我带来了无限欢乐。谢谢,谢谢,谢谢!
10、感恩亲们在群里发放红包,增加节日氛围。谢谢,谢谢,谢谢
感恩今天又度过了美好的一天。谢谢,谢谢,谢谢!
感恩,感恩,感恩!
谢谢,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