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雪花轻舞。
父亲与孩子围坐炉边,暖意在眸间流淌,
笑声驱散寒意,岁月于此刻停驻,
唯余温情。
一、腊月,年味的序章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当这首童谣在街头巷尾轻轻唱响,腊月,便带着浓浓的年味儿,迈着轻盈的步伐走来了。它是农历年的压轴之月,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民俗长卷,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与期待。
腊月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忙碌的是大人,高兴的是小孩子。在古代,“腊” 字蕴含着祭祀先祖和神灵之意。岁末之际,人们怀着感恩之心,举办庄重的祭祀,感谢自然的馈赠、先祖的庇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腊” 也与储备过冬食物紧密相连,寒冬腊月,人们将新鲜的肉类制成腊肉、腊肠,这些美味既能慰藉味蕾,又便于长久储存,成为年节餐桌上的佳肴。
如今,腊月依旧延续着传统的温度,为新年奏响温馨的序曲。从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到除夕的年夜饭,每一个习俗都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它是阖家团圆的前奏,让分散各地的家人心向一处;是传承文化的纽带,将古老的智慧与情感代代相传。让我们带着孩子,步入腊月的奇妙世界,探寻那些熠熠生辉的传统习俗。
二、腊月初八:粥香暖寒冬
腊月初八,腊八节带着融融暖意拉开腊月的序幕。清晨,厨房里飘出腊八粥馥郁的香气,那是混合着谷物、豆类、干果的醇厚味道。腊八粥,又称 “七宝五味粥”,食材丰富多样,有红枣的甜蜜、花生的醇厚、桂圆的滋补、莲子的清新、核桃的香脆,再加上各类谷物与豆类,每一口都是生活的五彩斑斓。
关于腊八粥的由来,传说众多。一说源于 “赤豆打鬼”,古时恶鬼作祟,人们以红小豆熬粥祛疫迎祥;还有说法是为纪念岳飞,岳家军饥寒交迫时,百姓送 “千家粥” 助其大胜。这些故事,让腊八粥承载着驱邪祈福、感恩英烈的情怀。在佛教文化里,腊八是释迦牟尼成道日,寺院施粥,传递慈悲与善意,腊八粥也由此多了几分禅意。
在北方,腊八蒜是与腊八粥相伴的独特风味。将蒜瓣去皮,浸入米醋,封好罐子,静候蒜瓣在醋的滋养下变身翡翠碧玉般的腊八蒜。“蒜” 与 “算” 同音,过去商号在腊八这天拢账,算清盈亏,如今,腊八蒜是年夜饭饺子的绝佳搭档,酸辣开胃,为团圆宴增添滋味。一家人围坐,喝着腊八粥,聊聊腊八蒜的变化,感受岁月在传统习俗里的沉淀,让孩子懂得生活有滋有味,需要用心经营。
三、腊月二十三:灶糖甜,小年至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 当这首童谣在孩子口中唱响,腊月二十三,小年,便带着甜蜜与希望,热热闹闹地登场了。
小年,是春节的前奏曲,而祭灶王爷,则是小年的重头戏。在这一天,灶王爷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汇报这一家人一年的善恶行径。所以,家家户户都格外虔诚,希望灶王爷 “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黄昏时分,厨房里香烟袅袅,供桌上摆满了祭品,有糖瓜、麦芽糖、糕点、水果,还有一碗清水、一碟草料。糖瓜,是祭灶的关键,这种用麦芽糖制成的甜品,甜滋滋、黏糊糊,寓意着黏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只说好话,不说坏话。大人们带着孩子,恭敬地给灶王爷上香、磕头,嘴里念叨着感恩与祈愿的话语,让孩子在仪式中感受对神灵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祭灶之后,便是送灶王爷 “上天”。有的地方会将旧的灶王爷画像揭下,焚烧在灶前,看着火焰舞动,仿佛灶王爷骑着马,带着一家人的期盼,冉冉升天;还有的地方把画像放入纸扎的轿子,再点火送行,仪式庄重又带着几分神秘。送完灶王爷,家里会贴上崭新的灶王爷画像,新一年的护佑便又开始了。
小年这一天,大扫除也紧锣密鼓地展开。全家总动员,擦窗户、扫屋顶、洗被褥,把家里的角角落落都清理得一尘不染。这不仅是为了迎接新年,更是寓意着扫除旧年的晦气、不顺,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春。孩子们穿梭在忙碌的大人中间,帮忙递抹布、整理小物件,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
剪窗花,是小年赋予纸与剪刀的魔法。大红的纸张,在长辈们的手中翻转、裁剪,不一会儿,就变出了栩栩如生的花朵、灵动的小动物、喜庆的 “福” 字。孩子们围坐一旁,眼睛瞪得大大的,惊叹于这指尖的艺术,随后也拿起小剪刀,有样学样地剪出歪歪扭扭的图案,贴在窗户上,让家瞬间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在北方,小年的餐桌上,饺子是必不可少的主角。一家人围坐,包着寓意团圆、吉祥的饺子,欢声笑语中,年的脚步更近了。南方的一些地方,则会吃年糕,软糯香甜的年糕,取 “年年高” 之意,饱含着对成长、进步的美好期许。
腊月二十三,有甜蜜的糖瓜、庄重的祭灶、忙碌的扫除、精美的窗花,它是传统与亲情交织的温馨时刻,让孩子在这些习俗里,触摸到年的温度,懂得感恩、敬畏与传承。
四、腊月二十四:扫尘焕新颜
“二十四,扫房子”,当这熟悉的童谣响起,腊月二十四,传统的扫尘日便来临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大扫除的忙碌与喜悦之中,要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擦拭得一尘不染,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年。
扫尘,可大有讲究。因 “尘” 与 “陈” 谐音,所以扫尘寓意着 “除陈布新”,将旧年的晦气、疾病、穷运统统扫地出门,让家中充满清新、祥瑞之气。在这一天,全家总动员,长辈们会戴上头巾、系上围裙,手持扫帚、抹布,率先行动起来。孩子们也不闲着,他们或是帮忙递工具,或是用小手擦拭桌椅的边角,忙得不亦乐乎。
北方的扫房,多是从屋顶、墙壁开始清理,把一年积攒的灰尘、蛛网清扫干净,那些高悬的房梁、角落,平日里难以触及,此刻都被仔细打理。男人们会爬上梯子,用绑着长竹竿的扫帚,将灰尘轻轻扫落,女人们则在下面用床单、旧布遮挡,防止灰尘四散,一家人配合默契。清扫完高处,再擦拭家具,从衣柜、橱柜到桌椅、床铺,每一处都要用干净的抹布反复擦拭,直到光亮如新。
南方的掸尘,同样细致入微。人们用鸡毛掸子,轻轻拂去物件表面的浮尘,动作轻柔,生怕惊扰了岁月的静好。门窗、雕花梁柱,在掸子的轻抚下,灰尘簌簌而落,露出原本的精致模样。之后,再用湿布擦拭,让家中的一切都透着清爽。无论是北方的豪爽清扫,还是南方的温婉掸尘,目的都是一样 —— 让家焕发出新春的光彩。
在扫尘过程中,还藏着许多小细节。老一辈人讲究 “七扫金,八扫银”,说的是在午时(11 点 - 13 点)和未时(13 点 - 15 点)打扫卫生最佳,此时阳气最盛,能把晦气彻底驱散。还有,尽量用新扫把,寓意新的开始;清扫要由里向外,将晦气统统赶出门。
孩子们在参与扫尘时,不仅能体会到劳动的乐趣,更能感受到家的温馨与凝聚力。当看到杂乱的房间在一家人的努力下变得整洁有序,那份成就感会油然而生。他们懂得了,美好的生活需要双手去创造,新的一年,要从一个干净、温馨的家起步,向着阳光,大步前行。
五、腊月二十六:年肉香四溢
“二十六,割年肉”,当这熟悉的乡谚在耳边响起,腊月二十六的大幕便徐徐拉开,年的脚步愈发急切,空气中弥漫着的肉香,成了这一天最诱人的符号。
在物质匮乏的往昔,吃肉是过年才有的奢侈。平日里,粗茶淡饭是生活的常态,孩子们眼巴巴盼着过年,为的就是能尝一尝那馋了许久的肉味。一进腊月二十六,村里就热闹起来,杀猪声、欢笑声交织一片。天还没亮,屠夫家已是灯火通明,大人们聚在一旁,帮忙烧水、磨刀,孩子们好奇又兴奋地围观,眼睛紧紧盯着即将出栏的肥猪,满心期待着年肉上桌的那一刻。
如今,生活富足,割年肉不再局限于自家养的猪。集市上,摊位琳琅满目,新鲜的猪肉、牛肉、羊肉一应俱全。人们依旧遵循传统,精心挑选,那一块块色泽红润、纹理清晰的肉,承载着对丰盛年夜饭的想象。割肉回家,厨房里便奏响了烹饪的乐章。若是红烧肉,五花肉切块焯水,在热油中煎至金黄,加入冰糖炒出糖色,再佐以葱姜蒜、八角、桂皮等香料炖煮,小火慢熬,让肉充分吸收汤汁的醇厚,直至色泽红亮,香气四溢,光是闻着,口水就已在舌尖打转。
年肉,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有红红火火、富裕团圆的美好寓意。一家人围坐,品尝着美味的年肉,分享着过去一年的点滴,欢声笑语中,亲情愈发醇厚,年味儿愈发浓郁。让孩子参与其中,从挑选食材到烹饪上桌,感受传统习俗背后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人团聚的珍视,让这份温暖,在岁月里代代相传。
六、腊月二十八:馍香映花花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童谣声里,腊月二十八带着浓浓的烟火气与艺术氛围,热热闹闹地登场了。
这一天,首要大事便是发面蒸馍,为新年准备主食。过去,受限于条件,普通面食易变质,唯有发面经得住时间考验,能从初一吃到初五。如今,虽随时能买到馒头,可年关将至,许多人家仍遵循传统,亲手发面。面粉与水、酵母相遇,在温暖处慢慢膨胀,似被注入了新年的蓬勃活力。面团在巧手中变幻多样,有圆润饱满的馒头,寓意生活圆满;有造型别致的花馍,鱼形馍寓意 “年年有余”,枣花馍象征甜蜜红火,还有憨态可掬的刺猬馍,背上驮着面元宝,祈愿新年财源广进。孩子们饶有兴致地围观,偶尔伸手捏一捏面团,感受其柔软与韧性,也沾染上年的喜庆。
贴春联、窗花、年画,也是腊月二十八的重头戏,统称 “贴花花”。春联源于古代桃符,以桃木驱邪,后演变成红纸书写吉祥联语。一家人围坐,研墨铺纸,书写对新年的期盼,或是请街上书法高手挥毫,再将春联端端正正贴于门扉,大红纸张、墨香四溢的字迹,瞬间点亮家门,年的精气神扑面而来。窗花是民间剪纸艺术的惊艳呈现,南北各具风情,南方精致细腻、玲珑剔透,北方质朴浑厚、生动活泼。一张红纸,在长辈剪刀下,纸屑纷扬间,变出活灵活现的花鸟鱼虫、喜庆吉祥的图案。孩子们拿着胶水,小心翼翼将窗花贴于窗玻璃,阳光透进来,光影交织,满室生辉。年画,为家中添彩增福,题材广泛,胖娃娃抱鱼寓意多子多福、年年有余,福禄寿三星图祈愿家宅平安、长辈安康,各地年画风格迥异,天津杨柳青年画色彩明艳、笔触细腻,潍坊杨家埠年画造型夸张、乡土气息浓郁。
在这忙碌又欢乐的腊月二十八,家中处处洋溢着温馨与希望。发面蒸馍,是对物质富足的期盼;贴花花,则是为心灵披上彩衣,让精神有所寄托。孩子们穿梭其中,递春联、贴窗花,好奇地询问每个图案、每句联语的含义,在传统习俗滋养下,懂得生活需用心经营,未来要用双手创造,怀揣美好向往,大步迈向新年。
七、腊月二十九:祭祖先,传敬意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当这古老的年谣在耳畔响起,空气中便弥漫起庄重肃穆的气息,腊月二十九,这个被称作 “小除夕” 的日子,承载着华夏儿女对祖先深深的敬意与追思。
在这一天,许多地方都保留着上坟请祖的习俗。晨曦微露,全家人便带着准备好的香烛、纸钱、鞭炮、供品,前往祖先的墓地。一路上,大人们神色凝重,孩子们也被这气氛感染,不再嬉笑打闹。来到墓前,长辈们率先动手,仔细清扫墓地周围的杂草、尘土,擦拭墓碑,让先人的安息之所焕然一新。随后,将供品一一摆好,有热气腾腾的馒头、鲜嫩的水果、醇厚的美酒,还有精心烹制的菜肴,每一样都饱含着后人的心意。孩子们学着大人的模样,点燃香烛,袅袅青烟升腾而起,带着思念飘向远方。一家人按照辈分依次跪地,磕头行礼,焚烧纸钱,口中念念有词,向祖先汇报家中一年的情况,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健康、事业顺遂。鞭炮声在山间回荡,那是向祖先发出的声声呼唤,也是对家族传承的庄重宣告。
在一些地方,若因路途遥远、天气等原因无法上坟,人们便会在家中举行祭祖仪式。擦拭干净的供桌摆放在正厅,供奉上祖先的牌位或画像,同样摆满丰盛的祭品。一家老小齐聚,上香、祭拜,在这安静的仪式里,时间仿佛慢了下来,往昔先辈们的音容笑貌、辛勤劳作的身影,如电影般在脑海浮现。孩子好奇地看着这一切,此刻,正是向他们讲述家族故事的好时机。讲讲祖辈们如何在艰苦岁月里开疆拓土、养育后代,怎样传承勤劳、善良、坚韧的家风,让孩子明白自己从何而来,知晓家族的根脉。
这一场祭祀,不仅仅是形式,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让孩子懂得尊重先辈、感恩先人的付出,明白家族的延续如同一场接力赛,每个人都肩负着责任。在成长路上,遇到困难时,想起先辈们的坚毅,便有了勇往直前的力量;收获成功时,感恩祖先的庇佑,更懂得谦逊与珍惜。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完成祭祀的一家人围坐桌前,共享简单的晚餐,心中满是安宁与温暖,这份来自祖先与亲情的力量,将伴随孩子走过岁岁年年。
八、大年三十:守岁盼新岁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腊月三十,除夕,这一年中最隆重、最温暖的日子,终于在翘首以盼中来临。它是岁末的终章,亦是新春的序曲,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团圆梦想,弥漫着浓浓的亲情与希望。
这一天,家中早早便弥漫着年夜饭的馥郁香气。厨房里,父母长辈们忙得热火朝天,杀鸡宰鱼、洗菜切肉,每一道工序都饱含着对家人的爱。餐桌上,摆满了丰盛佳肴,有寓意 “年年有余” 的糖醋鲤鱼,鱼身被精心炸至金黄,浇上酸甜可口的酱汁,色香味俱全;有 “红红火火” 的红烧肉,方方正正的肉块在锅里炖煮至软糯,色泽红亮,入口即化;还有象征 “吉祥如意” 的清炒时蔬,鲜嫩翠绿,为年夜饭增添一抹清新。一家人围坐桌前,欢声笑语,举杯共饮,分享着过去一年的酸甜苦辣,此刻,所有的疲惫与烦恼都烟消云散,唯有家的温馨在心中流淌。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城市与乡村被绚丽的烟火点亮。孩子们手持烟花棒,在院子里欢快奔跑,画出一道道明亮的弧线,那闪烁的火光,映照着他们纯真的笑脸。鞭炮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似是在向旧年告别,又像在热烈欢迎新年的到来。长辈们则在一旁看着孩子们嬉戏,眼中满是宠溺与幸福,这热闹的场景,是除夕独有的欢乐颂。
守岁,是除夕的重头戏。吃完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客厅,或看春晚,欣赏精彩的歌舞、逗趣的小品、神奇的魔术,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时代的脉搏;或嗑瓜子、吃水果,聊聊家常,回忆往昔趣事,畅想未来憧憬。孩子们强忍着困意,只为等待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他们知道,新的一岁,意味着成长,意味着更多的可能。
当零点钟声敲响,烟花盛放,光芒万丈。全家人起身,互道祝福,长辈们给晚辈发压岁钱,红包里装着满满的关爱与期许,希望孩子们新的一年健康平安、学业有成。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刻,人们心中满是对未来的美好祈愿,愿岁月温柔以待,愿家国繁荣昌盛。
大年三十,是团圆,是感恩,是希望。它用一场盛大的烟火、一桌温暖的年夜饭、一夜不眠的守候,将亲情紧紧凝聚,让传统代代相传。在孩子心中种下这颗文化的种子,未来无论走到何方,家的方向,年的味道,都将是他们心中最柔软、最眷恋的归处。
九、结语
腊月的习俗,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沉淀的文化珍宝,它们穿越时空,带着先辈的智慧与温情,来到我们身边。每一个仪式、每一道美食、每一张窗花,都诉说着团圆、感恩、祈福的故事,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在成长路上,无论风雨如何,都怀揣着温暖与希望。
家长们,让我们牵起孩子的手,漫步在腊月的传统长廊,耐心讲述每一个习俗的来龙去脉,一起参与每一项充满年味儿的活动。当孩子亲手贴上春联、包出饺子、给长辈拜年时,传统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鲜活的生活体验,深深扎根在他们心中。
如此,即便岁月流转,孩子们走向四方,那些腊月里的温馨记忆、古老传承,也会如明灯照亮前路,让他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回家的方向,带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去拥抱未来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