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不清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吃面。尤其是苏式面。
4年在苏州求学期间对面条没有特别的爱好或记忆,甚至都搞不清苏州的老字号有几家。
对于从鱼米之乡长大的小孩,理应对米饭有强烈的喜好才对,后来分析,亲密家人的饮食习惯应该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先生祖籍南方,却从小在北方长大,回上海后对陕西的美味面食念念不忘。记得两人最容易达成的项目之一就是去吃家附近的长安客。那会还不忌口,肉夹馍,臊子面,米皮凉皮,胡辣汤…….从此,就打开我对面食的痴情。以致后来先生常取笑我,搞半天娶了个陕西婆姨。
大江南北其实都会吃面食的。湖南人早上一碗面或米粉盖上酸豆角肉末的码子,从小到大好像都是这样的早餐习惯。一天三顿的碳水化合物,在科学性和丰富性上自是不够的,却很好的体现了地域性的饮食传承。偶有出差在外,一定是要问个吃面的老字号尝一下:浇头,面条,与面汤,分别细细品来,遇到合口味又合脾胃的面条,还真的会滋生出小小的幸福感。
地道的陕西面看着就有食欲,油泼辣子面,香香的辣油加筋道的口感,吃到真心放不下筷子,吃前拍照一定是少不了的流程,吃不到时看看图好像也能解馋一般,而对面的喜爱,才体会微信圈里喜欢深夜放毒(图)的朋友们,对美好食物的分享热情。
异乡生活多年,口味早已模糊到没有地域界限。上海面里最爱是名小吃葱油拌面,一碗葱香四溢,圆润入味的拌面,总是我独自一人时,最满意的,对吃食的不二选择:素的面,上得快,吃得舒服。若觉得确实有些饿过了头,加个煎蛋或一块素鸡,便认为是最最完美的搭配。
有段时间因为个人原因会经常回苏州,身后小小的跟屁虫,居然从小对面食欲罢不能。于是那年吃遍了苏州的老字号,汤头的鲜甜,细面条的温润加琳琅满目的过桥浇头,苏式面除了原料讲究时鲜,春夏秋冬有不同的时令面应景,红汤白汤也如葡萄酒般,有各自讲究的搭配……吃到今日,苏式面毫无悬念的坐上了心目中的头牌交椅。
今年的我,迷恋上了晨跑。十月出游苏州,便多了一个早起跑步的项目。清晨的姑苏城中是甜腻腻的爆米花味,慢慢才适应这是十月的桂花香。金鸡湖周围完善到早已不认识,十多年前尽是农田和芦苇荡,当年的色彩课是画扑克牌大小的风景,机智如我画了张八开纸的农田裁成二十小张,一个月的作业半天搞定……记忆的阀门打开,脸上不自觉都有了笑容。喜欢苏式面,说不定是潜意识里就有个小小的情节,那代表着,我还怀念美好的大学时光。
两面黄是目前吃到最贵气的面。据说是苏式面中的皇帝。我更愿意称之为面中的高富帅,特别费事的制作让这个面身除了颜值有当担,味道自然也独具特色:外脆里嫩的面条,配一碗蛋丝汤,一碟油,上来后,喝口汤,再捞口面,回味无穷。最重要的是,一碗面能同时满足老人与小孩吃软和吃硬的不同需求,这面里吃出来的温馨幸福感,好像食物界里,只有火锅与其相似。
冬日里,挑一部美食电影,来一碗番茄鸡蛋青菜烂糊面,对了,会加一勺剁椒,是我这一刻想到的,我会享受的最简单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