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1)《红与黑》是一部由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司汤达(1783-1842) 创作的长篇小说,于1830年首次出版,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红与黑》发表100多年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并被多次改编为戏剧、电影。2)这篇长篇小说是司汤达根据1827年《司法公报》所刊登的一个死刑案件改编而成。在拿破仑时代,红色和黑色分别代表“军队”与“教会”,这两个渠道也是所有有抱负的法国青年欲有所作为所必须选择的两种方式。3)作品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和最终失败的结果,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经历,展现了法国王朝复辟时期的全貌,既揭露复辟封建贵族的覆灭命运,也批判得势的大资产阶级的卑劣及其与贵族,僧侣之间的错综复杂的斗争,成功地塑造了于连的形象。
这本书是四年前买的套书中一本,未曾翻阅。此次因疫情居家太久,闲时摆弄书架而使其面世。初读时颇感费解,并不是因为内容晦涩难懂,也非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而是难以理解它凭借什么使大众追崇,是什么使它被奉为“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因为,我觉得于连这个人很“愣”,交际方面,心里方面,方方面面,不具备往常我们理解的主角光环,除了长得应该是个好看的翩翩公子。这是我最初的看法。于连是耀眼的,当我第一晚蜷在被窝读完前50页左右—思索带来的痛苦后,是忍痛将其放在一旁,后面几天,我一有时间就迫不及待翻开它,我已痴迷其中。昨天,我知道了最后的结局,是那样的怆然不幸:于连最后还是在刑场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德.瑞那夫人和孩子们离开了人世;马蒂尔德拼尽全力也没能挽回爱人的生命…
掩卷沉思,于连是个可人儿,招人心疼。他的超凡记忆力/才华/面容是惊为天人的;从来没有被他的家人珍视,从初到末都没有感受过家人的温暖,骨子里的他是自卑的。于连野心勃勃一心想跻身上流社会,为此他努力,他付出,他顺从,然而均不能抚慰内心的狭渠,直到与夫人相爱。
他对德·瑞那夫人的感情,开始是为了报复那些他厌恶的贵族老爷们,但后来却不知不觉爱上了她。德·瑞那夫人是一个单纯温柔的贵族夫人,她有着天使般的脸庞,她即软弱有坚强,是一个美丽痴情的女人。他们因为彼此有了软肋,也有了铠甲。我想,在他们短暂生命里,爱情乃至亲情是永恒的。
相信,于连如果顺从于命运,按部就班,凭其天分绝对可以生活的很好,不愁没有美人抱,不愁没有大把大把的银子花,不愁没有稳定的社交圈,仕途开畅。这个物质世界的位置使他露出了微笑,它向他描绘出了他渴望达到的精神世界的位置。高山上的洁净空气把平静,甚至把快乐注入了他的心田。但于连不是这样的人,界门纲目科属种,于连不认命,他对命运和社会形态进行反抗;他有自己的追求,他的精神支柱是拿破仑,他倾其一生只为了更靠近自己的英雄,活出内心世界的自己,他做到了,他也没有做到。
《红与黑》作为一部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并没有从概念出发将主人公于连图解成一个追名逐利的靶子。相反,作者却给予了他深切的同情,透过人对欲望的执着追求与追求不到的痛苦来批判那个时代特定的社会现实,这大概也是《红与黑》流传至今,魅力长存的原因。
书中的你长存,山川行止。
经典语录:
1.我诅咒你们认识的那一天。
2.把成千上万的生物放在一起,拣除了坏的,那笼子就不热闹了。
3.幸福的狂热忘记了谨慎的一切小心。
4.那么你就挎着我的手臂,我们在光天化日之下,从正门走出去。
5.这景色使旅人忘掉了锱铢必较的铜臭,他已经因此而透不过气来了。
6.然而谁又会想到这如姑娘一般白皙、温柔的容貌背后,竟会隐藏着一种宁可死去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的坚如磐石的决心。
7.于连看见一只雄鹰从头顶上那些巨大的山岩中展翅高飞,在长空中悄然盘旋,不时划出一个个巨大的圆圈。于连目不转睛的凝视着这只猛禽。其动作的雄健与安详令他怦然心动。他羡慕这种力量,他羡慕这种孤独。
8.一幢幢房子,白墙,红瓦,尖顶,展布在一座小山的斜坡上。茁壮的栗树密密匝匝,画出了小山最细微的凹凸。
9.于连如果是跟柔弱的芦苇,就让他灭亡吧;如果是个勇敢的人,他就一定能单枪匹马的闯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