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的项目实施周期内,企业各式各样的问题瓶颈、不同风格管理者的迥异诉求、内容繁多且严控完成时间节点的文件方案,以及那些对项目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但又必须要开展的种种工作,足够让咨询民工们随时紧绷着神经。
等到项目实施阶段暂告一段落,以为终于可以稍微放松放松,但焦虑只是换了一种形态侵入咨询民工们的生活。仅举两例,以备自查。
项目售后服务。
对咨询民工而言,项目的售后服务只不过是项目实施阶段焦虑感的延续。
就像是地震之后的余震、海啸之后的狂风、火山喷发之后的流淌岩浆,这是工作以另一种方式侵犯自己的生活领地。
项目有极大的可能性是如下的场景:项目并没有彻底完结,项目内容已经修改到了“V20.6”但仍然处在修订稿与定稿期间的暧昧阶段,客户还在不断提出新的想法意见建议,项目的款项也还没有及时完全地支付。
此刻的管理咨询民工,唯有一如既往地谦卑,继续埋头苦干。尽管显然对方案的实操有不同的想法,但项目实施阶段已经耗尽元气的咨询民工已经不大会据理力争,只剩下在内心安慰自己“不是原则性问题,无伤大雅,由他去吧,吧啦吧啦”。
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事情上适度的躺平,这是多么中庸的人生哲学啊。这和刻进中国人骨子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并无二致。两者共同的价值观是:去他妈的这个世界,此刻老子就想躺平。
当然,尽管双手扶着墙心里骂着娘,但管理咨询民工们身体还是很诚实的。蹭的从床上坐起来,打开平面上已经蒙了一层薄灰的电脑,开始一顿操作猛如虎。
被动社交营业。
昨晚又熬了一个大夜的管理咨询民工,终于提交了“V21.0”版的文件。
早上起床刷牙的时候,脑瓜子嗡嗡的,还没戴眼镜都能从镜子里发现,脸上又多了一处斑点。管理咨询民工不禁感慨,这哪是熬夜斑,简直就是他妈的青春的墓志铭啊。
吃过早饭,管理咨询民工感觉身体慢慢复苏了一些,心情也变得明朗了起来,决定趁着春夏之交的暖阳,坐在小小的书房里读读书。
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几百本各式各样的书籍,绝大部分都是经过了自己的精心挑选,每一本都像是心头宝。管理咨询民工觉得,这样的拥有感,来得比其他大部分的情感都要更加真实、稳定、浓烈以及绝对忠诚。
但内心不静,是读书人的大忌。
此刻的管理咨询民工,也是如此。还未读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开篇,就已经又拿起了手机,盘算着还是跟几个老客户和朋友取得联络,增进感情的同时,也保持信息互通有无。
几通电话和微信下来,和其中一位约好了当日的见面时间。管理咨询民工想了想面谈的几个主题,看了看满书桌的心心念念的书籍,并不知道此刻是应该高兴,还是悲伤。
等红灯的路上,管理咨询民工突然想到了一个深刻的问题:说这人,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毫无保留地去感受自由呢?年纪尚小还没有能力,入土之后也没有机会,如果中间这段儿又求而不得,那人生的意义,又在于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