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隔壁班的女学生来我家吃饭。这个女学生并不是我教的学生,只是我经常能在办公室看见她。加之有一次我下班回家,她刚好请假出去玩。我们一同出校门时,她笑着说去我家吃饭,我以为她开玩笑就说好呀!谁知道她真跟着我回家了。我只好就着冰箱里的菜煮了和她一起吃。她看我煮菜的样子,一愣一愣的,随即咯咯咯笑。我问她笑啥。她说看我炒菜的样子就不是一个会煮菜的人。哈……可我自认为自己出来工作六七年了,煮饭能吃,厨艺还行。没想到在学生眼里我是一个不会煮菜的人。听她这么说,我当然不生气,我就知道她是会煮菜的。至少在她自己眼里,她做饭还是很在行的。我就故作惊讶问她你会做饭?她自豪地说会呀,她六年级就会做饭了。我说她好厉害。她说她下次要做顿饭给我吃。我随口说好呀!没想到,她一直记得这件事。她去年有两次说要来我家给我做饭,我都有事,没让她来成我家。没想到过了一个年,她还记得。当她又一次说来我家时,我就知道她不给我做成饭,她就不安心。为此,我就答应她来我家了。
我以为这女生来我家给我做顿饭,就是随便做点啥给我吃就是。没想到她事先向我班的女学生打听清楚我了的喜好,还有我的身体状况。她本想给我做她拿手的可乐鸡翅给我吃,但一听说我不爱吃,她就换做酸菜鱼。她听说我胃不好,就给我做艾草煎鸡蛋。说艾草煎鸡蛋温补,叫我以后多吃点。我跟她一起去买菜回来,她几乎不用我动手。她特别认真地在厨房做菜。做好菜,吃饭时,她还给我盛好汤。我动筷子吃第一口时,她紧张地瞪大眼睛看着我问道好不好吃。我看着她紧张的样子,就想笑。我认真的喝了一口汤,品了一口菜,发自内心地赞道真好吃!听到我的赞扬,她笑得无比开心。我知道她是一个极其渴望被赞美的学生。
吃饭时,她跟我说了很多很多关于她小时候和初中时期的事情。她原来是一个非常叛逆的学生,不想读书。因为她觉得她父母并不关心她。她父母虽会给她吃穿,但当她生病时需要一句安慰话,她父母并不会给,只会指责。一次次地渴望细微深处的一点安慰,却一次次失望与受伤。她便感觉不到爱,便不想上学。我还知道她六年级时,她外婆中风了,瘫痪在床,是她睡在她外婆身边,彻夜照顾她外婆,给她外婆把屎尿,洗澡喂饭。因为是她外婆带大她。更是因为她看不惯她妈妈照顾她外婆时对她外婆凶巴巴咒骂的样子。她不想她外婆委屈,就自己主动承担起照顾外婆的责任。为此她的小姨们特别疼她。她还说她外婆死的前一天,她小姨照顾她外婆,她要去上学时,她外婆拉着她不让她走,说晚上要她给她洗澡。她能感觉到她外婆对她的不舍与渴望,她想留下来照顾外婆,但她小姨坚持让她上学去。没想到,第二天她外婆就走了。她觉得特别后悔与难过。她觉得自己应该帮外婆洗最后一次澡,让外婆开心地离开。正因为这样,她外婆刚去逝那会儿,她特别恨她妈妈,半年也没跟她妈妈说一句话。她觉得她妈妈要是对她外婆不那么凶,好好照顾外婆,她外婆就不会那么快死去。她说现在她之所以想跟她妈妈亲却亲不起来。因为她感觉一跟妈妈亲近,就会让她想起她妈妈对她外婆凶巴巴的样子,她觉得对不起她外婆。……就这样,我一边吃她做的饭,一边听她讲她的故事。
晚上,我们吃过晚饭,七点多,我送她回学校。她说她今天太开心了,很久没有这样吃着自己做的饭,聊着闲天的家的感觉。我知道她想说谢谢,但她没好意思直接说出口。我就回她说开心就好。
我觉得每一个学生的背后,都有他们自己的故事。只是那些故事,不能抑或是无法与他们的父母诉说。他们很多时候,只希望有人听他们说话,能理解认同他们,适当地给他们支持,鼓励与赞扬。他们要的看似不多,却很难得到。
对于学生,我现在做的最多的是倾听与分享。因为我知道他们不缺大道理,只缺倾听与理解。我通过简单的倾听与分享,确实改变了很多学生。我不敢说让他们成绩提高了,但我确实让他们变得更积极快乐了。在教学之余,我一直在学习心理学。当然除了为了解学生,也为了解自己。我希望我不只是在成绩上对学生有帮助,我更希望在心理精神上帮助学生。我不能说我是一个多好的老师。我只是希望自己对得起教师这份职业,尽我所能帮助学生,帮助更多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