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
什么时候,问题变成了一种,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名词。
“问题少年”,早恋,抽烟,喝酒,打架,不听话……
这些难道不都是少年阶段该有的问题嘛?
问题,这个名词,它本身难道不是客观的吗?
可是,为什么,被加工过后,就被定义为“不好的”呢?
有问题首先不是应该解决嘛?为什么解决问题之前要分个等级呢?
你是好学生,那就没有问题;你是坏学生,所以你有问题。什么时候,它变成了人们主观上的定义。变得主观也没什么关系,可是为什么要把自己主观的东西强行施加到别人身上呢?
后来,少年们长大了,本来这个人是没什么问题的,吃的好睡得好,也不少胳膊少腿的。可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各种各样的人贴上“问题少年”的标签,以至于他们真的就以为自己是一个没得救的人了,于是放弃、摆烂、躺平……
这些词又有什么不好什么不对的呢?它只不过是一些人对于生活的一些态度,我们能够在定义好坏之前,先去理解它嘛?
甚至,少年们做出一点好的动作,他们开始选择变好了,还在遭遇着不公平的待遇,他们的生活好像就呆在了那个圈子里面,本来想要走出来看看外面,结果,还没伸脚就遇到了刺……
如果真的觉得它有问题,那你应该帮他解决不是嘛?
可是这个解决的过程又注定是漫长的,而这个解决的前提是接受不是嘛?
我们到了最后都会告诉孩子:孩子啊,我们那个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既然你也知道你是这么过来的,为什么一开始不能先学着接受呢?一有问题了就被区别对待,他们真的不会难受嘛?
确实,你说人是有情绪的,人出了“问题”,就会有情绪,觉得愤怒,焦虑或是不安,于是将这些情绪施加在本身客观的事件身上,可是,这真的没“问题”嘛?如果它是一个问题,它又应该怎么被解决呢?
后来,他们问自己:我是不是有问题啊?我是不是脑子有病啊?
是啊,我有问题,那解决嘛,想办法去解决嘛;
而他们想的往往却是:我有问题,那我完蛋了……
因为,他们从来就没被当作为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