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我知识浅薄,不知这种称谓起于何时。古时人们称呼老师,一般用“先生”,比较尊敬了。我们常说古人尊师重道,先生在学生面前有至高无上的威严。古代帝王年幼,延请学问高深者教之,纵为君王,若有懈怠,也会受到责罚。古人讲究三纲五常,讲究等级,礼仪,诗经说“人而无仪,不死何为”。所以学生不敢对老师有丝毫不敬,否则,就是失了礼数,就是违背了伦理道德。师生关系是一种伦理关系。而这种关系是不允许有任何挑战的。
那么,古代的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历史上,教师这一职业,注意了,是作为职业,大概是春秋战国时出现的吧!上古时期,文化知识只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一般是主持卜筮祭祀的巫祝。后来出现了学校,那时叫庠序,但为贵族所垄断,平民是没有机会去读书的。到了孔子时代,奴隶制瓦解,地主阶级崛起,伴随着社会制度的大变革,文化知识逐渐不再是贵族的专利,孔子设坛讲学,弟子三千,开民间办学之先河。春秋以降,私塾遂兴,教育亦渐入寻常百姓家。汉设太学,有专门领工资的教师。及至隋唐,科举制创立,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毕生的追求。在科举制的影响下,读书人一生皓首穷经,但求登第,光耀门楣。到了明清时期,官办的学校有国子监,太学,府学,县学,民间私塾更是多如牛毛。教师,已然真正成为一种职业。
可是,虽然说古人尊师重教,但教师的地位却是非常低下的。马克思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济基础,哪有社会地位?尤其是私塾。私塾先生属于体制外的,没有俸禄,只能靠学费聊以为生。再看都是什么人选择当私塾先生呢?我们无法穿越回古代,但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了解一二。《儒林外史》里,那些皓首穷经,读了一辈子书,却科场失意,没有捞到一官半职的穷书生,往往就选择了做教书先生。为什么?做官是不行了,经商吧,没有本钱,读书人还有那么点清高,身无长物,唯有一肚子之乎者也,教书先生是无奈却也是最好的选择了。
在文学作品,民间故事,影视作品里,那些私塾先生,往往被塑造成穷酸、迂腐的形象,常常被童子捉弄。鲁迅笔下的寿镜吾先生,不就是这样的形象吗?这一刻板印象,直到刘震云写《一句顶一万句》也没有改变。为什么在人们心目中,私塾先生总是这样的形象?这说明了什么?个中文章,值得细思。
其实,最看不起私塾先生的,可能正是私塾先生本身吧!蒲松龄落第后,穷困潦倒,曾以教书谋生。他写过一首自嘲诗,表达了人生的无奈,顺便表达了对私塾先生这一职业的极度轻蔑:墨染一身黑,风吹胡子黄。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道尽一个教书先生的无奈与辛酸。
师道尊严,可是,尊严在哪里体现呢?当蒲松龄因为二斗粮而选择教书时,他的尊严是卑微的,是没有谁看在眼里的。
难怪直到今天,依然有太多人拒绝做老师,做了老师,往往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人们对老师这一根深蒂固的印象,很难改变。因为,老师的地位在今天依然是低下的。纵向比较,古人和我们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横向比较呢?
其实历史上有一个时期,教师的地位是比较高的,最突出的是经济地位。那个时代就是民国。仅举一例:鲁迅在女师大教书时,每个月大洋二百。拒鲁迅之子回忆,每个月鲁迅领回一大包银洋,往桌上一倒,孩子们堆着玩。二百银元是什么概念呢?我们大学老师说:那时,两块银元可以办一桌酒席。
那真是一个令我们神往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