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6日 周四 蚂蝗塘 晴
根据县上安排,县决战决胜脱贫摘帽“百日总攻”督战刘家山、蚂蝗塘两村5人,在县市场监管局胡副局长率领下来到大井镇,开展脱贫摘帽的驻村督查督导。
我和王书记从刘家山赶到蚂蝗塘村迎接,简单午餐后召开了个会,胡副局长等介绍来意及要求,刘书记及王书记介绍了两村脱贫攻坚情况,应该说,大家目标一致,谈得很愉快。
下午4:28,胡副一行到刘家山,与村二委继续交流,到刘家山督战的是杨副等三人,他们要驻村,必须安排住处。今天初次见面,下周正式入驻。
脱贫攻坚是一场战役,刘家山是一个战场,虽然去年已村级脱贫出列,但面临全县攻坚任务,刘家山应继续“绷紧弦”“加把劲”,全力冲刺。
一、正确分析“战情”
一是思想上重视,紧绷脱贫迎检这根弦,做到“三不能”(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二是从目标任务上,打好“三场硬仗”(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强攻仗”;已脱贫成果巩固提升“保卫战”;补齐短板“点位仗”)。三是从工作层面,必须防止“两种倾向”(松劲懈怠和精力分散)。
二、准确把握“主攻点”
(一)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强攻仗”方面,重点要做好“三件事”。第一,调查排查,对标达标。第二,低保提标,及时发放。第三,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
(二)脱贫成果巩固提升“保卫仗”方面。一是全面提高产业扶贫覆盖率、组织化程度和可持续性,确保产业扶贫落到实处及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实现户户有产业增收门路。二是全面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和就业持续稳定性。三是全面解决“三保障”和安全饮水问题,确保问题要清零。四是全面完善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五是全面形成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分三步: 第一步,摸底监测。第二步,研判预警。 第三步,“点对点”精准帮扶。
(三)补齐短板“点位仗”方面。重点实施“6大提升工程”。围绕村级“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村组道路和人居环境等)、村级集体经济、扶志扶智、扶贫资产管理、乡村治理能力、党建促脱贫等“6大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村级党组织战斗力、集体经济硬实力,村庄公用设施支撑力、改革发展动力、乡村治理公信力,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队”,擦亮高质量脱贫的成色,以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三、科学把握“打法”
(一)“精准”方略。工作到村到户到人、扶贫政策特指特惠、帮扶措施量身定制、实施机制精细规范。
(二)“统筹”方法。坚持科学统筹。一是坚持用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返贫户与边缘户“问题清零”和协调发展。二是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精准脱贫,一手抓脱贫成效巩固提升。同时,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是做好“回头看”。精心组织,切忌“走过场”,确保不漏一村一户一人,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全面消除已脱贫户稳定脱贫的隐患,全面补齐未脱贫户脱贫的短板。
(三)问题导向。始终紧盯目标任务、紧盯问题短板、紧盯时间节点、紧盯整改落实,建立问题研判整改机制,有效推动“三个落实”。
(四)坚持典型引路。要擂响战鼓、鼓舞士气,持续燃起大决战的硝烟,保持决战决胜的态势。注意克服“厌战情绪”和“疲劳战术”,防止“临门一脚、功亏一篑”;注意系统总结提炼精准扶贫形成的成功做法和实践经验;注意运用先进典型引领带动;注意高度重视涉贫舆情的应对处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坚决依法制止恶意炒作。
(五)坚持创新思维。一是强化战时思维;二是强化底线思维,切实有效防范化解“脱贫攻坚完不成、脱贫质量不高、易地扶贫搬迁‘稳不住’、产业扶贫失败、小额扶贫信贷逾期率过高、扶贫项目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出现重大涉贫信访舆情”等扶贫领域各类风险;三是强化教育培训,增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能力;四是强化责任落实,确保重视程度不减、投入力度不降、攻坚队伍不撤、扶贫政策不变;五是强化工作落实。
(六)注意把握几个重要时间节点。对照重要时间节点,有节奏地发起一波又一波攻势,确保取得全面胜利。
晚7时半于村委会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