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开启大学生活。暑期真正结束了。这个暑期前所未有地漫长,且五味杂陈。
六月,在等高考成绩的猜想与推测、希望与失望中,煎熬。高考结束后,儿子拒绝谈论各科试题,更不愿意对照答案估算分数。逼急了,就说自己写的答案忘光了,总分大概会在哪个范围。于是,航爸便开始在这分值内寻找位次,查询学校,了解专业。我们一边在不确定中惴惴不安,一边在美好的猜想中殷殷期盼。
日子好慢,好慢。带着儿子到广东转了转,给参加省赛的两位选手磨了两遍课,命制并校准了期末试卷,视导了数所初中学校,报名驾考通过了科一考试,参加了优秀专家考核、读书协会的端午小讲堂活动……终于,等到夜半,看到了分数,就,再也不能安眠了。成绩比预估少二十分多分。这个分数在高考大省密密麻麻的数据中显得多么苍白!失望愁苦如烟雾,弥漫在家里的角角落落。还好,“强基计划”的入围通知来了。一边让儿子做些必要的准备,一边订票计划行程。
7月,生活的篇章发生了几处转折。面试情况还好,两天后就看到录取分数线,儿子的综合成绩过线了。一切的阴霾,在七月的朗朗日光下烟消云散。几番南游,几番挣扎,很多想法似乎都不切实际,一个多月的精神内耗让我无法思考、无法阅读,终于,在儿子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我下了决心继续守望。岁月匆促,风雨不歇,无论生活际遇如何,内心的笃定是幸福愉悦的根基。如是,随心就好。
8月,以一场盛典华丽开启。语文湿地年会是语文人的狂欢,专业的、精神的、认知的层面都在狂欢中被拔高。一如既往地热情投入,一如既往地畅谈交流,一如既往地热泪盈眶,但很奇怪,我不想应年会征稿写历届年会的经历和感悟,也不想写本次年会的所见所思。我有一种感觉,鱼儿在水里欢快游动,有必要问鱼儿对水有何感想吗?年复一年的暑期朝圣,行动足以说明。
当然,这只是懒于动笔的借口而已。我已经好久好久不写字了。程翔老师说,写作是为了疗愈内心的伤痛。大概我的内心没有伤和痛,有的只是怠惰和麻木吧。
也做一些努力。比如,努力考驾照。四十多岁的老阿姨学车,个中艰难可想而知。不必说科一科四拼命刷题,却总也记不住,也不必说学完倒库已忘记侧方,单是科三一上路的手足无措就有让人无比恐惧。科二教练像小学教师,耳提面命,无微不至,循序渐进,防微杜渐。先教后学,反复练习,及时巩固。科三教练像大学教授,神龙见首不见尾,第一次练车后好久都不传唤,问也不搭理。约考日期尽在咫尺,教练才不慌不忙带着走了两条路线,剩下一条线在模拟考试时才指导了一遍。科二的五个项目不知道练了多少遍,把握十足才约考;科三的三条线各走了一遍就要考试了(不约考的话教练更不会搭理)。还好,勤奋如我,在晨曦微露时偷偷练过几把,各项考试没有重复过第二遍。
比如,努力做了几场讲座。为期一天的全县研训活动进行还算圆满,双语学校的讲座也还流畅,交流发言也勉强可以。当然,语言不简洁精准、表达缺乏感染力等缺点也依然存在。突破自己是艰难的。
比如,努力读了两本大单元教学的书和几篇论文,试图改进自己的大单元教学。不知道会不会有进步,但是,已经蹒跚上路总比未出发更有意义。在未知的路上,每一步都艰辛,每一步也都值得自我喝彩。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秋已来,天地澄澈,空气清凉,蟋蟀鸣叫声响彻晨昏。这样的季节,适合回忆,更适合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