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课后实践】
这是2018年11月19日“崔律精时力之阅读理解课”系列第1.1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用自己的话,把后面原文的内容讲(教)给他人听(请用文字写在下面第5点)。
<实践日志>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通过崔律的讲解,1)学会了对生活中最常见的信息或者现象(如:发送指定金额的红包、跟帖打卡报名等),觉察自己在听说读写过程中的一些旧有习惯,联系过去的经验(虽然这次没有发生,平时也偶有不注重细节、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并究其原因、知其长短、逐步改正;2)更加明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初级--能还原真意,中级--能挖掘新知,高级--提高理解和表达(讲解)的能力和速度。
2.今日实践中的亮点:今天是晚上听课的,做作业就有点晚了。做作业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小插曲:不熟悉石墨的操作,由于赶时间没研究在石墨怎么完成作业,就在模板上写作业了(汗。。。),在写对原文的重述时,突然页面就跳成很多点了,发现自己和很多小伙伴的作业没有了(傻眼了。。。)。
有经验的做法是:1)顺手的工具很重要,首先能熟练运用、其次能自动保存;2)即使赶时间,做事前也要记得花一两分钟过下流程安排;3)复盘很重要。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4.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5.我对原文的重述:
# 第1.1讲原文片段 #
【书籍名称】
《少有人走的路》
【原文片段】
真正的倾听,意味着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它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此时,倾听者能够暂时把个人想法和欲望放在一旁,尽可能地体会说话者的感受。说话者和倾听者都能感受到爱的力量,进而都能实现自我完善。倾听者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话语上,会使说话者心有灵犀,更为坦诚,更愿把心灵全部敞开,而不是有所隐藏。这能增进双方的理解和信任,心心相印,共同跳起爱的“双人芭蕾舞”。这是耗费精力的过程,而且须以爱为出发点。基于共同成长、自我完善的意愿,才能够达到倾听的目的。
但是,我们通常缺少倾听的能力。不管是在商务活动还是在社交生活中,长时间倾听他人讲话,是叫人难受的事。我们只是有选择地倾听,头脑中早已有优先项目安排,所以,我们总是一边倾听,一边想着怎样尽快达到目的,怎样使谈话尽早结束。我们也常常转移话题,灵活地把谈话主旨加以调整,以便让自己感到满意。
【重述】
倾听,是以爱为前提,全神贯注于说话者,暂时放下自我,在话语、心灵、感受等方面和说话者尽可能产生同频,而达到相互理解和信任的目的。
无论在什么场景下,听别人说话时,如果带着自己的个人想法和目的,只是将一部分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就不能做到真正的倾听。不能真正地倾听,就无法令他人感受到理解和信任,也就收获不到对方的理解和信任;无法体会说话者的感受,也就不能和他人建立有效的沟通;不肯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倾听,也就收获不到对方的敞开和爱。这样,倾听的目的必然无法实现。
实现有效倾听的方法或者步骤:
1、倾听之前,明确倾听的目的,安排好所需的时间、空间;
2、开始时,暂时放下个人想法和欲望,全然敞开自己;
3、在倾听的过程中,把注意力全部集中于说话者,想其所想、感其所感,释放爱的力量。
基于不同的场景和需要,倾听的目标、时间和投入精力等会有所不同。比如:在商务活动或者社交生活中,需要我们有选择性的灵活地倾听。在共同成长、自我完善的情况下,需要我们以爱为出发点,进行全神贯注、全然投入地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