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一场大雨的洗礼,天蓝的清澈,白云美的飘逸。
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早上,来到教室,继续发现美好。
(一)爱和我讨论读书的孩子
这个小不点孩子,自从班内开展课外阅读后,每每见到我,就跟着我和我讨论读书:老师,你觉得《欧也妮·葛朗台》怎么样啊?我说: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啊,你能看懂吗?他说:我看得懂一部分,是写的金钱至上的社会现实的。其实我们不能把钱看得那么重的,还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友谊,比如亲情。
这小家伙,让我惊喜了!还挺有思想的。他和我谈《在人间》《我的大学》。一个小孩子读书,不仅仅能记住内容来,还能有自己的思考,这是很难得的,这个小芽芽得让它好好长大。
我肯定和赞美了他。
我暗暗观察,读书让这个孩子发生的变化。
我发现,每天下午放学后,他总是把班级的地打扫一下,把同学们的凳子板板正正的放在桌子底下再走。
我也发现,他对班级的活动特别热情,在读书报告交流会上,最期待展示的就是他。
今天一大早,他告诉我说,明天的期中颁奖会他的爸爸要来。我昨天下午的时候说过,我们明天的颁奖会家长有空的都可以参与。他把我的话放在了心上,一大早就跑来和我报告这事。
亲其师,信其道。一个能用敬仰和期盼的眼神看向老师的孩子,一个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的孩子,也就真的向老师打开了心扉,这样的孩子无论怎么样都不会偏离你的教育方向。
读书是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读书是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读书是一种温暖的生命体验。读书就是给孩子的心里撒播善良和向上的种子,如果你期待孩子能如你所希望的那样成长,请和他谈读书吧。
(二)一个话唠孩子的转变
这个戴着眼睛的男孩子真的是个话唠。
他的嘴每天都不停的说说说。
真的让我头疼极了。说实话,我不太喜欢能说的孩子,尤其是废话多的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对他的成长是不利的,我试图改变他。
后来发现,他特别喜欢读书。为了让他安静一会儿,我让他拿书来读。
这一学期,班级里自己设了书橱,他激动的一下子从家里抱来二十几本书。
每天课间,课余他就有事干了,他的桌子上从来都有几本书放着。
慢慢的我发现,他话少了很多,整个人沉静了很多,成绩也进步了很多。
办公室的老师提到他都说这个小孩子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我看在眼里,但是不太敢使劲的表扬他。因为我发现,他的确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孩子,要是表扬他一次,几天他都会兴奋的说个不停。
其实表扬真的得慎重的,得因人而用的,对这样的比较浮躁的孩子,他自己还不具备改变自己弱点的理智和目标,他在你面前所做的事,有的时候只不过是投其所好,目的就是获取表扬,而当这个目的很轻松的达到了时,他便不会再去努力。所以,我给予他最多的是提醒,而不是表扬,我希望在他能够足够沉稳了之后再去好好的表扬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那么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应该是我们的教育信仰。
(三)她的世界很寂静
这是我们班最安静的一个孩子,也是学习最吃力的一个孩子。
从来听不到她的任何的声音。如果不特意关注,真的很难发现她的存在。
就是她,昨天的读书报告会上上台发出声音嘤嘤的,就是她让我无比自责。
一个从来没有发出过任何声音的孩子,得有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独自承受这样的一份孤独,她应该是多么渴望我的表扬和鼓励。
我应该在她上台的时候给她拥抱的。我应该在她讲完后给她掌声的。走上台,走下台,对她来说,得需要怎么样的勇气!
真正的教育不能没有热情和关怀。老师把控好自己的感情是多么重要啊,一时的心生嫌弃就错过了对一个孩子的教育良机,这是我不能原谅自己的。
但是她依然那么安静的坐在哪里,丝毫没有抱怨我的意思,也许她从来就没有过期待。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有这么一群被边缘化的孩子,他们安静的呆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不渴求,不奢望。阳光总有照不到的地方,但是他们应该得到阳光的普照。
我决心好好爱她。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爱人吧!对人的爱是你道德的核心!应当这样生活:让你的道德核心健康纯洁强大无比!做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说要为你周围的人贡献出自己心灵的力量,让他们更美好,精神上更富有更完美;让你生活中接触的每一个人从你那儿,从你的心灵深处得到一点最美好的东西。
阳光依旧明媚,生活很美好,教育很美好。当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生活和教育中的糟粕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培养自己发现美好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