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如果你陷入内耗走不出来,莫名焦虑,总在消化别人带给你的不好情绪,是因为你不懂这3点心理暗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创作的一部心理学著作。

HI!我是阿云西瑛!

通过拟人的手法,展示了”生病“的蛤蟆,通过与苍鹭医生的十次心理咨询,深度挖掘他陷入情绪内,烦躁的原因,主要是想告诉人们,只有正确认识自己,表达情绪,才能相信自己,走出内耗,让自己变得更好!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因为消化一些别人带给你的不好情绪,而没心思做其他重要的事情,便产生了情绪内耗。

其实,我们只需要向蛤蟆一样,学会给自己三种积极地心理暗示,很快就能走出内耗。

1

第一个心理暗示:必须完成的事,只有靠自己才能完成

蛤蟆先生本来是一个爱笑的、时尚的,爱热闹的家伙,因为身边的朋友带来的指责,让他觉得自己没有”自己美好的配得感“,觉得自己很窝囊,什么都做不好,好似一个废人。

所以,他抑郁了,变得邋遢,郁郁寡欢,不喜见人。

他的朋友鼹鼠发现他的变化后,告诉了智慧又威严的獾和能干的河鼠,三个朋友决定帮助一下蛤蟆,给他找了一个心理医生苍鹭。

蛤蟆不想让朋友们失望,便去见了苍鹭医生,以为苍鹭医生会给他很多建议,他也决定去做。

可是,第一次见面,就让蛤蟆失望了。

苍鹭医生并没有给他任何建议,而是给他谈咨询费谁付的问题,这让他有点反感。

但弄清楚苍鹭医生的意图后,他才醒悟过来:他找医生做咨询,必须是自发的,而不是为了让朋友高兴才去做。

蛤蟆开始变得积极主动,当他有了这种积极正向的心理暗示后,他就开始行动起来。

2

第二个心理暗示:发生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看

蛤蟆跟苍鹭医生约见,并讲述了獾的话让他很受伤,自尊心受挫,又讲了自己的童年一些经历。

苍鹭医生,跟他讲解了人的三种状态:“儿童自我”、“父母自我”和“成人自我”。

现在的一些不好的情绪,一部分跟婴儿时期,人格塑造有关。

举个例子:

你假装自己是小王子,被带到了一个遥远的小星球上,你在那个星球一切都是未知,所以,你的吃喝,以及安全和情感的需求都要来自那两个照顾你的外星人。

通常时候,他们也会有些不好的情绪,对你发脾气,摔东西,让你感到很害怕,很无助,可你也没有办法,你想要活下去,只能依靠他俩。

那么,你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状态:一种是自我,也就是自然型儿童;一种是本我,也就是适应型儿童。

当照顾你的人对你很好的时候,你会放松自我,回归你原本的形态中,按照自己的内在意愿做事,无拘无束。

当他们对你发脾气的时候,你就会小心翼翼,努力在他们面前表现出良好的样子,讨他们欢心。

这时候,你是克制的,然而,内心你又是对他们很不满,你的失望你的愤怒一直在积攒,积攒到一定程度,又成了内疚自责,觉得自己很不好,什么都配不上。

焦虑就会生根发芽,情绪内耗也会席卷而来。

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正视他们。

不快乐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人们以你允许的方式对待你,你的阴影就是你的黄金!

苍鹭说:没有人能'让我们产生什么感受。说到底,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

阿德勒说:“发生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看。”

3

第三个心理暗示:你的阴影是你的黄金

做了几次咨询之后,苍鹭医生让蛤蟆回想自己的童年,看能不能感悟到什么。

蛤蟆意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跟童年的父母对他的部分模式有关。

他之所在朋友獾面前不敢表达愤怒,就是因为他忽视了自己的情绪,他回应不满的情绪,回归到了童年应对父母的模式。

然而,这种选择沉默的方式,只能让他独自消化情绪,他消化不掉就会产生愤怒和自伤。

他感悟到之后,开始接受自己的过去。

并明白了,朋友之所以这样对待他,一切都是他自己允许的。

他意识到问题后,并正视它,积极地回应,就如三毛说的那样:

你对我的百般注解和识读,并不构成万分之一的我,却是一览无余的你。

划清他人与你相处的界限,给自己多一点积极地心理暗示。

千万不要跟人说:我这里不好,那里不行。

这种自证预言,迟早都会实现。

只有你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爱自己的一切,多问问自己:我为这种不好的情绪,能做些什么?

你就会出现无数的答案,而不是停留在内耗之中。

写到最后:

我们绝不是父母的翻版,虽然父母对我们影响极大,但每个人自身的独特性确保了我们是独立的个体。

无论何时,都请相信:你会找到你最喜欢和最擅长的事,也会遇见最合拍的人,只要努力,你所期待的美好都会到来!

就像猫叔说的:让自己变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