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寄希望于欺凌者和被欺凌者自行结束,除非你相信神明会点醒他们。
校园欺凌让我想起美国心理学家斯菲利普·津巴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人会变成坏人,施暴者会继续下去。实验中“看守”显示出虐待狂病态人格,而“囚犯”显示出极端被动和沮丧。明明还是一模一样的人,在一个短短的实验周期中,24名普通学生真正成为了“看守”和“囚犯”。他们难以停止,因为人性。
“一个温文尔雅的绅士,在某些情境下会变成嗜血的狂魔。”
电影中的施暴者魏莱被刘北山按在墙上威胁后,找到陈念祈求她的原谅。她用一种可怜的模样说:“我们玩儿过了。”让我愤怒的是,她临死前依旧认为自己是在“玩儿”而已。她也曾经是个正常女孩子,为什么会开始欺凌呢?因为成绩不好被父母冷暴力,她需要一个宣泄口——从胡小蝶到陈念。结果是没人制止她,她停不下来了,沉浸其中。而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过的男孩L,因为我和他从小相识,所以了解他的家庭背景。他父亲是个很优秀的人,优秀到被提拔去了省会城市。同时他也是个严厉的人,平时将儿子全权交给爷爷奶奶管教,自己却还要严格地要求他优秀。两个家庭在某方面惊人地相似。或许原生家庭也是欺凌发生的根源之一。
我的专业并不是社会学人类学,所以我没法弄清楚校园霸凌的原因所在,但我能明确地知道一场霸凌能有多过分。电影中有一个让人绝望的主要矛盾——刘北山作为强奸案嫌疑人接受调查期间,没人保护的陈念被魏莱带人拦住了。一群人围着她拳打脚踢,用言辞羞辱她,甚至撕扯掉她的衣服拍视频。我骤然想起,我也曾在网络上看到过这样几次的视频,一模一样的行为,惊人地相似。这哪里是电影中的矛盾!这就是真实的世界!
不论它出现是为何,我们都必须迅速作出反应。电影中胡小蝶跳了楼,魏莱被杀,陈念坐牢,无一能脱身。为减少这样的悲剧,从家庭到学校,再到公安部门,直至法律制度,都要行动,刻不容缓。
我的法学概论教授曾说:“社会矛盾是会变化的,但法规不会。”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在变化,他们自身随之变化,所以霸凌出现了。但是只有问题出现,法律才可以紧跟着改动。近期新闻中还是会涉及到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仍需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