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的时候,冬天上学的时候天还很黑,那时很少有大人送孩子上学,都是一个村子的孩子结伴一起走。出门最早的那个,一路走,走到一个庄门口,就大声叫着某某某的名字,引来一阵狗叫,呼应着出了门,等到出了村子的时候,队伍就渐渐的庞大起来,多的时候有十几个人,一般以一个行道的孩子为一个小团体。我们队的房屋,是门对门,但不能庄门直对着,要错过斜对着,一个行道东西两侧大概有12户人家。
因为那时乡村小学的条件还很差,冬天教室里生火用的炉子最早是用土块垒起来的,后来等我上了小学高年级,才开始有那种很重的生铁炉子。冬天负责生火的是学生自己。还记得每个班的教室后面贴着一张纸,分成几个小组,一个组是两到三人,都是一个队的。一、二年级的小孩子不会生火,就由高年级的姐姐或是哥哥帮忙生,或是家里的大人帮忙。但那时,好像很少有大人帮忙的,大人都挺忙,或是不太重视小孩子。不像现在的小孩子,小学生几乎个个都要家长送,有些家长送到校门口还不放心,要牵着手送到教室里去,才安心离去。
所以遇到负责生火的那天,我们也叫做架炉子,出门的就比往常还要早,经常是伸手不见五指,天空还是一片繁星。或是拿着手电筒,或是点着一盏摇曳不止的煤油灯,那煤油灯多数是用空墨水瓶做得,或是一支蜡烛。一个跟着一个,走在黝黑的田间小路上。走在最后的那一个,常常被吓唬说是后面有鬼来了,吓得一起一阵疯跑。
学校离村子不远。冬天的田野一片空旷,如果是白天,出了村子,远远就能瞧见学校,走路十分钟左右就到了。为了节省路途,我们都喜欢走截路,就是直接按直线在已经没有庄稼的田里走。冬天的农田,大多是翻犁过了的,又松软,又都是犁铧翻出来的大土块,走上去很不稳,但是等走一段时间,就自然的踩出来一条蜿蜒的细细的小路来。这样的小路,是很让地主人不高兴的,
这意味着开春种地的时候要重新翻这一条小路,而且在麦子还没长出或刚长出时,总还是有娃们还是想顺着原来的截路走,免不了踩坏了小麦苗。
冬天的时候,地是要浇冬水的。因为天气寒冷,刚浇完水的地,等过了一夜就变成了一大片冰地,如果冻得还够结实,我们是最喜欢的上面边滑边走的。但往往是某一处冰薄,一脚踩碎,弄了一裤腿的水或是泥。这是最倒霉的时候,要么一人回去换鞋换裤,要么挨着冻,继续去上学。
生火的娃,胳膊下是夹着一小捆柴,还拿着一个装了煤油的小墨水瓶,用来引火,否则因为没有经验,如果刚上课炉子还没生好,一教室还是烟雾缭绕的,是要被教师骂或是第二天重新生火的。
到了学校,如果校门没开,我们就拼命叮呤咣啷的摇铁门。有时,值班老师听到了,就来开门。如果半天等不来开门,胆大的几个就踩着铁栅栏,翻过上面有一根根尖尖的像矛头一样的铁门,直奔教室。
我们都很喜欢生火,当炉中的火光一点点的亮起来时,照着周围一两张红朴朴的小脸,身子也渐渐的暖和起来,真希望不用上课,就这样烤着火,看火曲在炉膛中跳舞、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