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是个节俭的传统知识分子,在家里的时候总是向他的妻子和孩子灌输要节俭,要爱惜物用,要弘扬中华的传统美德。久而久之,家里的物品总是省着用,变着用,但没想到他的嘴会因此中了“香招”,充分领教了孩子过分节俭的代价。
一年放暑假的时候,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任务是,家长带会孩子擦屁股,新学期开学后就不再帮忙擦屁股了。正好是夏天,衣服一般穿的很少,母亲就开始认真教他,孩子也学得很快,之后就能自己独立擦屁股了。从此以后,孩子便都是自己擦便便(我想幼儿园,老师还帮这个太不容易了)。韩信和妻子从此以后没有再管,可是接下来的几天,韩信总是发现卫生间的抽屉里总有一张半折的卫生纸,看起来挺整齐干净的,总是放在抽屉的右侧角落。出于节俭的习惯,也没有重新从抽纸盒里拿卫生纸,接着,他便直接拿出来擦嘴和鼻子,擦着擦着,韩信闻到了一股淡淡的奶便味,有点香,似乎又有点臭。。。。他感到有点奇怪,也很纳闷,他想可能是妻子用过擦脸的吧,便不再理会。结果一连三天,韩信都发现抽屉里整齐又“干净”的放着一张对折的卫生纸。韩信本着节约的精神,对家里的东西,总是边角料先用,最后再用新的,好的,所以每次去卫生间用纸总是拿零散的卫生纸,第四天的时候,他上卫生间还是发现抽屉里有对折纸,他忍不住了,问到妻子“卫生间抽屉里的对折卫生纸是你放的吗?怎么闻到一点香臭味?”
妻子回到“没啊,我用过的都扔纸篓了。”韩信纳闷了,不是妻子的,难道是我那宝贝孩子?然后韩信让爱人留意一下卫生间的抽屉。结果晚上,妻子有了惊人的发现,他们的宝贝孩子擦屁股的时候,第一次擦完,看看卫生纸上有粑粑,放垃圾桶,擦第二次的时候有粑粑,还是放到垃圾桶。第三次的时候,孩子认真的看了一遍又一遍,纸上的粑粑没有了,很干净,然后就叠好放抽屉里。了解后,妻子感到哭笑不得,连忙把朋友叫了过来,告诉了他真相。韩信当时那个表情啊,差点憋出内伤,让人泪流满面,想打舍不得,想骂也舍不得,因为孩子的表现很符合自己倡导的节俭习惯。。。韩信问孩子,“谁告诉你擦便便后的纸,可以放在抽屉里的?”孩子回到“没人啊,爸爸你不是经常说一定要有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吗?落在餐桌上的饭食要捡起来吃,用完一页的画画纸,反面也可以接着用。难道我留的卫生纸不对吗?”韩信一时无言,但又不能因此打骂孩子,但心中的苦,心理很难受,韩信妻子在旁笑个不停,最后,孩子母亲语重心长的说“宝贝,擦便便的卫生纸是不能再用的,哪怕看起来很干净,你明白了吗?”孩子点点头,说下次不会了。
这件事让韩信郁闷了好久,孩子的心是好的,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凡事有个度,否则便会过犹不及。
很可能承受的代价,便是忍人之所不忍,闻人之所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