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的时候,地方的诸侯坐大的隐患就已经暴露出来了。比如淮南王刘长,公然私自把朝廷大臣审食其杀了。他认为,审食其当初有责任说服吕后,阻止他母亲自杀。文帝赦免其罪不问。后来刘长居然谋反,死于流放到四川的路上。
汉高祖刘邦
淮南王谋反这件事,已经充分表明,本来是为了维护汉王朝中央集权安全的诸侯王,也有可能转变成王朝的威胁。贾谊的《治安策》特别强调两件事,一是要以礼仪治国,一个就是诸侯王尾大不掉的问题。
太子的老师晁错,也提出了诸侯问题,但是文帝并没有太在意。一直到景帝即位,晁错任御史大夫,急切的提出诸侯国的问题,特别是吴楚诸侯国的问题,他力主削藩。
晁错
晁错削藩,引来了七国之乱,他们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景帝听信了别人的谗言,企图杀掉晁错以换取七国兵退。最后虽然杀了晁错,但人家根本不退兵,诛晁错只是诸王谋反的口号而已。
景帝启用大将军周亚夫平藩。周亚夫是周勃的儿子,将门虎子,他很快带着军队,与窦婴等配合,平定了七国之乱。景帝想起他父亲曾经跟他讲过,如果外面有战事要带兵出征,可以找周亚夫。
大将周亚夫
因为有一次文帝视察军营的时候,别的军营都能随便进去,就周亚夫的军营说将军有令,即使天子也必须要通报,也必须缓行。文帝视察完之后赞叹久之,说人家这才是带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