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三之气,天政布,风乃时举,民病泣出耳鸣掉眩。四之气,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瘅而为胕肿。五之气,燥湿更胜,沉阴乃布,寒气及体,风雨乃行。终之气,畏火司令,阳乃大化,蛰虫出见,流水不冰,地气大发,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温厉,必折其郁气,资其化源,赞其运气,无使邪胜。岁宜以辛调上,以咸调下,畏火之气,无妄犯之。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食宜同法。有假反常,此之道也,反是者病。
(解读)
“三之气,天政布,风乃时举,民病泣出耳鸣掉眩。”三之气,主气为少阳相火,客气为厥阴风木,司天之政布化,大风时起,人们易患两眼流泪,耳鸣,头目眩晕等病。
“四之气,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瘅而为胕肿。”四之气,主气为太阴湿土,客气为少阴君火,暑湿湿热之气交争于司天之左间,人们易患黄疸病以至于浮肿。
“五之气,燥湿更胜,沉阴乃布,寒气及体,风雨乃行。”五之气,主气为阳明燥金,客气为太阴湿土,燥气与湿气互有胜负,阴寒沉降之气乃得布化,寒气侵及人体,风雨流行。
“终之气,畏火司令,阳乃大化,蛰虫出见,流水不冰,地气大发,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温厉。”终之气,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少阳相火,由于少阳之烈火主令,阳气大化,蛰虫出现,流水不得结冰,地中阳气发汇,草类生长,人们也感到舒适,其发病则为温热疫疠。
“必折其郁气,资其化源,赞其运气,无使邪胜。”凡此厥阴司天之年,必须折减其致郁之气,资助不胜之气的生化之源,赞助其不及的运气,不要使邪气太胜。
“岁宜以辛调上,以咸调下,畏火之气,无妄犯之。”本年宜用辛味以调治司天之风邪,用咸味以调治在泉之火邪,少阳相火,其性尤烈,不可轻易触犯,应当慎重调治。
“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食宜同法。”用温性药时,应避开温气主令之时;用热性药物时,应避开热气主令之时,用凉性药物时,应避开凉气主令之时,用寒性药物时,应避开寒气主令之时,用饮食调养时,也应遵照这个原则。
“有假反常,此之道也,反是者病。”若气候有反常变化时,就不必拘守这一原则,这就是一般的规律。若不遵守这些规律,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今天学习了厥阴司天之政。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