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四之气,凉乃至,炎暑间化,白露降,民气和平,其病满身重。五之气,阳乃去,寒乃来,雨乃降,气门乃闭,刚木早凋,民避寒邪,君子周密。终之气,地气正,风乃至,万物反生,霿雾以行,其病关闭不禁,心痛,阳气不藏而咳。抑其运气,赞所不胜,必折其郁气,先取化源,暴过不生,苛疾不起。故岁宜咸宜辛宜酸,渗之泄之,渍之发之,观气寒温以调其过,同风热者多寒化,异风热者少寒化,用热远热,用温远温,用寒远寒,用凉远凉,食宜同法,此其道也。有假者反之,反是者,病之阶也。
(解读)
“四之气,凉乃至,炎暑间化,白露降,民气和平,其病满身重。”四之气,主气为太阴湿土,客气为阳明燥金,阳明主令,凉气乃至,炎暑之气间时而化,白露降下,人们平和无殃,其发病为胀满身重。
“五之气,阳乃去,寒乃来,雨乃降,气门乃闭,刚木早凋,民避寒邪,君子周密。”五之气,主气为阳明燥金,客气为太阳寒水,阳气乃去,寒气乃至,雨水乃降,由于阳气敛藏,气门乃闭,刚硬的树木早为凋零,人们应避开寒邪,通晓养生之道者居处周密,以避寒气。
“终之气,地气正,风乃至,万物反生,霿雾以行。”终之气,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厥阴风木,在泉之气得其正化之位,风气乃至,万物反而有生发之势,雾气流行。
“其病关闭不禁,心痛,阳气不藏而咳。”由于气机外泄,故其发病为应关闭者反而不能禁锢、心痛、阳气不得敛藏、咳嗽等。
“抑其运气,赞所不胜,必折其郁气,先取化源,暴过不生,苛疾不起。”凡此少阳司天之年,必须抑制中运与司天的太过之气,赞助所不胜之气,折减其致郁的胜气,资助不胜之气的生化之源,则猝暴太过之气不能发生,重病可以不生。
“故岁宜咸宜辛宜酸,渗之泄之,渍之发之,观气寒温以调其过,同风热者多寒化,异风热者少寒化。”所以本岁当用咸味辛味及酸味药物,用渗泄水渍发散等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气候的寒热变化,以调治其太过之邪气,若中运遇太角、太徵与岁气风热相同之年,应多用寒化之品,若中运遇太宫、太商、太羽与岁气风热不同之年,应少用寒化之品。
“用热远热,用温远温,用寒远寒,用凉远凉,食宜同法,此其道也。”用热性药品时,应避开热气主令之时,用温性药品时,应避开温气主令时,用寒性药品时,应避开寒气主令之时,用凉性药品时,应避开凉气主令之时,用饮食调养时,也应遵照这个原则,这乃是一般的规律。
“有假者反之,反是者,病之阶也。”若气候有反常变化时,就不必拘守这一原则,否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今天学习了少阳司天之政。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