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去听过专门讲记忆的课,当时以为台上的人会魔法,那么一大串数字,看一遍,读一遍,几分钟就能背下来。
前些天陪孩子学英语,培训机构有个资深老教师正在教一个孩子背单词,我看了一会儿,一个单词大概来回读写三遍就记住了。
他们怎么做到的?今天从《这样学习最有效》这本书找到了答案。
第一、沙漏法。
筛除不必要信息。做五项工作。分别为快速浏览、提出问题、有目的阅读、根据知识点复述整合记忆点以及最后复习总结学到的东西。
其中提问题要把盲点找到,阅读时候才会有目标;读时候要默读,千万避免逐字徘徊阅读,找到词组字群迅速阅读提高效率;复述时候有脉络,像地图一样把自己学到的点一点一点添到知识图里;复习就要全盘统筹,从问题到结论总结都有明确答案。
第二、记忆有技巧。
那么多知识点筛出来,记住是个大工程,有了方法事半功倍。借助工具才能把活干好,记忆这事也一样,掌握了记忆方法,脑子一下子灵光了。几个方法,试一试。
谐音法
用于记忆人名,地名,物品名。
记住人名是社交里最重要的技能,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不好记忆的名字采用谐音法,立马记忆深刻。比如杜子腾,记成“肚子疼”。
挂钩记忆法
这个适用于记忆顺序类的事。第一件,第二件,都相应的对照个物品。
比如,铅笔代表1,小鸭代表2,耳朵代表3,用来记忆三十六计。第一计瞒天过海:用铅笔插进馒头;第二计围魏救赵:小鸭子胃痛围着围巾,抢救掉进水里的照相机;第三计借刀杀人:借一把刀切下一只耳朵,既有趣又记得清。
定位记忆法
通常这个方法用于记忆散乱的信息。常用的方法就是把散乱的信息,编个故事加深记忆。
比如买东西,需要有酱油,床单,拖鞋,洗衣液。
故事开始,黑黑的酱油撒到了床单上,需要洗衣液来洗掉,赶紧换掉拖鞋去超市买新的。
记住了吗?
第三、创造学习环境。
随时随地把学习放心上,到处都可以是学习场所。走路可以记路线,做客吃饭可以想象主人家怎么做的这么好吃,用了什么佐料等等。
记忆还有很多办法,任何事情多推敲,多研究都会有办法解决。别让大脑偷懒,偷懒的大脑也会生锈,工具越用越好用,大脑就是咱们打天下的工具,多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