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发生在五一假期的两件事:
75岁,本县城有名的老中医,有心脏病,做过心脏手术。
5月4号,到一牌馆玩牌,回到家里,倒地很快就没了。
59岁,男教师。5号去牌馆打牌,打了一会儿,就瘫软在地下,当场就断气了。吓坏了老板,以及和他一起玩牌的人。
据说他有高血压等基础病,不肯吃药,家人要他吃降血压的药,他回话:没什么症状呀,不用吃药!
走得这么突然,家人痛苦不已。难以接受的是,死因都是因为打牌。
这样的事还不止这两例。
四月份的时候,也有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因打牌引发脑溢血走了。
这种现象引人深思。
纵观身边的老人,他们的子女都已经成家立业,不需要操心了。
老人们在家无所事事,闲的慌。打牌就成了一个打发时间的娱乐活动。
于是,牌馆应运而生,而且越来越多。
老人们吃完早饭,和上班一样准时到牌馆打牌。
牌馆的服务也越来越好,还免费提供中餐。这样,老人们趋之若鹜,既打发了时间,还不用做饭,上午玩一场,下午玩一场。
一天的时间就这样打发。
老人们觉得这样的生活挺惬意的。子女们看到父母每天老有所乐,也很放心。
有的子女还每个月给父母一些娱乐基金,让父母尽管去玩,不必计较输赢。
事实上,人一旦到了牌桌上,情绪会有波动,有的人管理情绪能力不强,情绪波动很大。有了一副好牌,兴奋不已。抓了一副不好的牌,就生气发怒等。
正因为如此,个别有激烈的情绪的老年人犯病了。
在此,奉劝老年朋友,如果你对输赢看得很重,还是不要参与这样的活动,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交活动。
老年人的晚年闲暇时间究竟怎么安排比较好呢?
朋友翠翠的父母今年85了,父亲每天按时起居。吃过早餐,二老到小区里散步,然后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回来后,各自安排,翠翠的父亲喜欢看书,有时候看英文版文章。她母亲就看看短视频或者电视,互不干扰。
吃完中饭,午休。下午练练毛笔字,跟着视频做一下健身操。
晚饭后,二老又一起散步。
这样的生活很有规律,很宁静自由。三个在外工作的子女,每到节假日就回来看望父母。二老知足又幸福。
同事华姐退休后,就在老年大学报了班,参加舞蹈兴趣班。每天下午准时上课,每到重大节日都要参加排练和演出,还时常进行下乡公益演出。因此,生活非常充实,人也越活越年轻。
邻居夫妇年轻时是文艺青年,退休后,重新捡拾起爱好。男的弹电子琴,女的唱歌,晚上就用一台简易摩托车载着电子琴和手机支架等直播工具,到公园里弹唱直播。
夫妇俩的弹唱热情吸引了一批批散步的人,时而有人驻足欣赏,或者一起参与欢歌一曲。
广场舞也是很多老人的爱好。
这样的晚年生活,在我看来,都非常美好。人生就是一场体验,就要活出自我,活出生命的喜悦。
老年人的晚年怎么过,当然是因人而异了。
每个人的家庭情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格特点不同。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打牌只是娱乐,而且不可以成天打。
老年朋友还有更多的活动可以选择,子女也可以进行多多和父母沟通,安排好。
比如,画画,阅读,练字,打太极,跳舞,唱歌,做手工,写作等等。
老年人参加的社交活动最好是不要过于激烈,平静自由,心灵的丰富单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