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见闻
细睹家乡变化大,听我来把改革夸
——题记
每年的四到六月份是桑葚成熟的季节。今年的五月底,爸爸在他的朋友圈里看到了一些朋友去采摘桑葚的图片,一时兴起,说要带我去体验一下。对于在城市长大的我来说,桑葚长在哪里,怎么采摘都不知所以,一股子好奇的驱使下,我急切地跟着爸爸来到了传说中的老家——阳城县苏村。说是传说,是因为从我出生起就从没回来过;说是老家,则是因为这里是爸爸从出生一直到童年度过的地方。
一个艳阳高照的礼拜天,妈妈驱车载着爸爸和我一路出发,往阳城方向驶去,路上,妈妈坚持要打开导航,爸爸却固执地坚信自己这个土生土长的苏村人没有理由迷失方向,就这样,我们在爸爸的指挥下往目的地驶去。从晋城出发到阳城,以前只有一条乡级公路可以通行,路程远不说,路况也特别不好,一遇到下雨下雪天,路就更不好走了。爸爸一边说着,一边指挥妈妈上了晋阳高速路。现在好了,高速路一修,只要四十分钟就可以到达阳城县城。听爸爸说苏村有一个舅舅,我应该叫老舅吧,每年过年走亲戚,老舅都会在晋城市区安家落户的儿子家过年,我们也一直没有机会回苏村去,这次回去,权当是一次“乡村自驾游”吧!
下了高速,有点晕车的我不住地问爸爸,苏村离县城远吗?爸爸不假思索地说,远着呢,有二十多里,以前都是土路,也没有公交车,人们步行到县城得一两个小时呢!妈妈就这样在爸爸的指挥下向苏村进发,车子缓缓地行驶着,爸爸望着窗外的景色不住地赞叹:现在真是大变样了,村村通公路的建设让乡村和城市的连接更紧密了,不时从对面驶来的公交车上张贴着的一些村庄的路牌:有次营镇到县城的,有到冶礼的……还有一些一晃而过,我叫不出名字的。就这样,不知不觉,离开县城我们走了有半个多小时了,怎么还是没有看到苏村的影子呢?爸爸也很是奇怪,越走越觉得不对劲,怎么感觉像是走过了呢?这时的爸爸也不那么坚定了,似乎、好像……我们还是停下车来问问老乡吧!车子停了,问了老乡才知道,我们真是走过了,得返回去,车子掉头返了回去,这时爸爸主动打开了手机导航,我们又重新踏上了去苏村的“正确线路”。爸爸也不那么骄傲地声称自己是“土生土长的苏村人”了,殊不知公路修好了,家乡变化了,“土生土长”的爸爸连自己的家乡都找不到了,在导航的指引下,到苏村,其实很快。
到了苏村,爸爸几乎惊叫了起来,十几年没回老家的了,没想到以前供应全村人饮水的泊池变成了虹鳟鱼养殖基地;以前曲曲拐弯的土路全都变成了笔直的柏油路;一栋栋排列整齐的独家小院拔地而起;一颗颗景观树翘首而盼,像是在欢迎我们……
我们直奔老舅家,因为事先已经给老舅通了电话,笑眯眯,满脸红光的老舅出来迎接我们,早就知道我们来意的老舅并没有采摘桑葚招待我们,他知道我们只是想去体验一下采摘的乐趣。原来老舅家里种的十几亩桑树和领居家的连成了片,一起搞起了农业休闲旅游,除了能供应养蚕合作社的桑叶需求外,还能靠着桑葚采摘搞一些创收……老舅说着说着激动起来,现在家家户户日子好了,咱们农村人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了!
是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家家户户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奋勇直前呢!特别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让农村和城市的发展迈入了一体化的进程。
我们也受到了感染,激动地跟着老舅进了桑葚采摘园,在园里还有很多像我们一样的“游客”,一家一户的,三三两两的,与朋友,与家人,拿着小篮子,有说有笑,动手采摘着丰收的喜悦,品尝着幸福生活的甜蜜!
改革开放四十年,家家户户笑开颜!